危成一把11個親人送上戰場
他曾率領全師戰士投身武漢保衛戰,浴血奮戰後僅存百餘人;他曾要求全家11名18歲以上的男丁參軍上抗日前線,並在戰爭中失去了4個親人;他一直隱居在黃沙溪的一棟老房子裏,直至上世紀70年代去世……
如果不是長孫危常勝在去年3月將他生前的一口樟木箱子和西安事變紀念章捐出,從而引起媒體關注,危成一,這位抗日將士的名字還不知道要被塵封多久。
危成一,蔣經國的軍事老師、原國民革命軍少將。關於危成一,《中華軍事人物大辭典》、《保定軍校千名將領錄》等史料均有其專門詞條,不過生平僅有出生日期,過世日期並無記載。
生前常提及武漢保衛戰
6月30日,記者在大坪九坑子見到了1954年出生的危常勝。談及共同生活了10多年的爺爺,危常勝忍不住聲淚俱下。
在危常勝的記憶中,爺爺是一個很嚴厲的人,走路、站、坐仍保持著軍人的姿勢,行事雷厲風行,頗具軍人風範。小時候他寫毛筆字,如果哪一筆寫得不認真,爺爺一個棍子就敲過來了;他吃飯時如果不小心掉了飯粒,爺爺也會馬上嚴厲地警告他。
但是,這樣一個嚴厲的爺爺,在和孫輩提到武漢保衛戰時,卻時常忍不住掉眼淚。
1938年,武漢保衛戰打響,危成一擔任82師副師長兼參謀長。全師萬餘人奮勇殺敵,最後僅存百餘人。
危常勝告訴記者,爺爺生前在提及這段歷史時曾數度哽咽:“日本鬼子打了一批又來一批,82師的戰友們一個接著一個戰死,最後,幾乎所有的連長、排長都犧牲了……戰場上僅剩百餘人,鮮血橫流。”
受《滿江紅》影響上戰場
抗戰期間,危成一的妻子和最小的女兒也死於日軍的轟炸。面對國仇家恨,危成一要求全家11名18歲以上男丁全部參軍上前線。後來,加入遠征軍的二兒子危峰在騰衝戰役中戰死;三兒子危渝在獨山保衛戰中負傷,後運到重慶高灘岩陸軍醫院搶救,因醫治無效死亡。
二兒子危峰犧牲之後,危成一做主,讓自己的四兒子和危峰的遺孀結合,生下了危常勝———這個名字也是危成一親自取的。
因為不願意打內戰,危成一于1947年辦理了退役手續。解放前夕,危成一更是拒絕逃往臺灣,他留在重慶,一直過著隱居般的生活,直到1972年去世。而他對自己輝煌的抗戰經歷,在20多年裏始終沒有向任何外人提及。
危成一曾對危常勝説:“我是受一首《滿江紅》影響上的戰場。國難當頭,有一首歌‘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唱遍全國,國破了,家還在哪?因為這首歌,我又把兒子也送上了戰場。為國家、為民族而戰,我從來沒有後悔過,但是我絕對不能把槍口對準自己的同胞。”
危常勝對記者説,從小,爺爺就教他唱《滿江紅》、唱《松花江上》,爺爺臨死前留給他這個最疼愛的孫子的,只有一句話:好好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