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攜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
字號:
李義平:扼制某些領域非正常高價 警惕資産泡沫

  時間:2010-02-08 09:16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先生:

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管理通脹預期。有人説,菜價在漲、肉價在漲、水、電等能源和資源價格也在漲,這就是現實經濟生活中的通脹壓力在日益增大。請問,什麼叫通脹預期?通脹預期又是怎麼發生的?為什麼要管理通脹預期呢? 讀者夏小米

為什麼要管理通脹預期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李義平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管理通脹預期,這是一個審時度勢、十分明智的判斷。

老百姓感覺到的菜價在漲,肉價在漲,水價、電價以及資源價格的上漲,就是通貨膨脹的跡象。而通貨膨脹預期,説白了就是大家都感覺將要發生通貨膨脹。所有人的這種感覺會助推通貨膨脹。

基本的經濟學分析告訴我們,現實經濟生活中確實存在著通脹預期。從根本上講,通貨膨脹是流通中的貨幣量太多了,即流動性過剩。馬克思的經濟學中有一個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的計算公式,即待實現的商品價格總額除以同名貨幣的流通速度。在這個公式中,待實現的商品價格總額是個自變數,由商品的單價和商品總量相乘而得。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是個因變數,取決於待實現的商品價格總額。如果把流通中的貨幣量變成自變數,同名貨幣的流通速度不變,社會所生産的商品數量不變,隨著流通中的貨幣量的增加,自然會推高商品價格,即我們所看到的通貨膨脹。

經濟學中還有一個著名的以貨幣數量論的代表人物費雪的名字命名的費雪交易方程式,即MV+M’V’=PQ,其中M與V表示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流通中的法定貨幣數量和流通速度,M’和V’表示支票存款數量及其流通速度,Q表示流通中的商品量,P則是一般物價水準。如果流通中的商品量不變,那麼,“貨幣數量增加的正常影響之一,是一般物價水準確切地按比例增加”(費雪語)。所有這一切,正如著名經濟學家弗裏德曼所指出的,通貨膨脹實際上是一個貨幣現象。

基本的經濟學分析告訴我們,流通中的貨幣太多,會整體推動物價走高。那麼,現實經濟生活中流通的貨幣量多不多呢?現實的情況是,為了緊急救市,我們實施了4萬億的所有救市計劃,以及與之配套的特別寬鬆的貨幣政策,在短時間內極大地增加了流通中的貨幣量。這些貨幣相對集中地大量地投放于基礎性建設,於是會從多個方面推高物價:一是對基礎建設項目中所需各種生産要素價格的拉動,如電、煤、水泥、鋼材等;二是這些項目中一下子用不了的資金會尋找短期內回報高的投資領域,進入流通領域,進入房地産市場,會推高這些領域的物價;三是由於更多地投資于基礎建設,而直接關乎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的項目,如糧食、油、蔬菜則投資的相對少,還由於這些領域本身生産週期的問題,供給彈性很小,即使價格上揚,也一下子難以生産出來,致使供給依然有限,導致了這些領域的物價上揚。如果再考慮到國際上的熱錢,通脹預期就會更加嚴重。2009年上半年,全球救市資金已達11.9億元。所有這些資金都要尋找出路。

歷史同樣可以印證現實。從歷史的經驗來看,實行凱恩斯主義的擴張性政策,確實可以在短時間內扼制經濟下滑,甚至製造繁榮,但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且容易引發滯脹,會把結構調整等問題拖延下來,以至西方市場經濟國家後來的宏觀經濟理論和經濟政策都在於治理滯脹。我們完全不必亦步亦趨地重復歷史,而是可以發揮“後發優勢”,使我們的經濟政策設計更加合理。

那麼,如何管理通脹預期呢?從近期看,管理通脹預期首先在於控制流通中的貨幣量,中央銀行已經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後首次提高了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這就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的在保持貨幣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同時,增強針對性和靈活性。同時,要千方百計地增加眼下最為需要的、關乎人民基本生活必需品方面的有效供給。相關投資應向這些方面傾斜。最後,還要完善政策法規、規範流通程式、扼制過度投機,扼制某些領域的非正常高價,警惕資産泡沫。

從長遠看,管理通貨膨脹預期還必須解決一系列深層次問題,這些深層次問題很大程度上相當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問題。具體包括:

一要真正轉到以內需,特別是消費拉動發展的經濟發展模式上。為此,基本的政策設計應當使收入向勞動者適當轉移。鋻於窮人的邊際消費傾向比較高,即最末一個單位用來消費的比例高,富人的邊際消費傾向比較低,即最末一個貨幣收入單位用來消費的比例低,更鋻於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收入分配應當向低收入群體轉移。應當千方百計地增加就業,增加就業就是增加收入。

二基本的經濟政策設計應當一視同仁地支援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所有企業,以從總體上提高整個資金利用效率。在單一産業或單一所有制領域連續投資會降低資金的邊際收益率,只有不同領域的投資邊際效率相等的時候,整個資金收益率才會最大。

三創造良好、公平競爭的環境,最大限度地激發民間投資。民間投資通常有著嚴格的投入和産出的計算,投資品質比較高。經濟的真正恢復以及持續健康發展,有賴於民間投資。市場經濟不是計劃經濟,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政府的大規模投資只能是應急,只能是非常時期的緊急啟動。

四靠有效的制度安排刺激創新。經濟學家熊彼特指出,沒有創新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發展。發生質的飛躍的經濟發展是靠創新引領的,沒有創新的經濟恢復只能是原來産業結構的複製,是脆弱的。然而,創新絕不是一個一般號召的問題,而是一個有效的制度安排問題。這裡涉及要讓真正有專長的研究人員專心致志搞研究的制度安排,以及科研資源的分配和評價應當從真正有利於創新出發等。目前的“官本位”按“官”來分配科研資源和評價科研成果,難以發揮科研人員的比較優勢,使相當多數的、具有研究天賦的科研人員對“官”趨之若鶩,造成了科研資源的非效率傾斜,阻礙了創新,因而是亟待改變的。

在筆者看來,只要這些涉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深層次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經濟就會不需借助外力而是靠內生的力量平穩健康運作,並因此有效防止通貨膨脹。

 
編輯: 胡珊珊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