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1929- 1933年大危機時,主要發達國家實行的是金本位制,也就是貨幣掛鉤黃金。
黃金本位的貨幣如有的經濟學家講過的那樣,是比較“誠實”的貨幣,因為誰也不容易在裏面“兌水”,一般搞不起嚴重的通脹。但是,金本位的貨幣制度遇到通縮時,各國也沒有可能大手釋放貨幣來刺激經濟。其實,1929-1933年的大危機,最後也是先讓英鎊、美元分別與黃金脫鉤以後才得以擺脫的。這次金融危機發生的時候,全球主要貨幣早已與黃金脫鉤,全球都已經進入了一個“法定不可兌現貨幣”的時代。在這個制度背景下,各國當局只要擔心通縮之痛,短期內就有足夠的手段打開貨幣龍頭,大手刺激經濟。這是上世紀30年代大危機不可企及的“優勢”,在分析和估計經濟形勢時不可以忽略的。
所以,從全球格局的實體經濟層面來看,發達國家與新興開放經濟體這兩大板塊從隔絕走向開放,由此激發出巨大的比較優勢,推高了全球經濟增長。同時,一旦金融市場爆發危機,引起了所謂系統性的恐慌、衰退和蕭條,各國也還有一個鬆動貨幣供給、刺激經濟的後手棋可以下。把這兩個方面加到一起,結果就是這次全球金融危機,儘管一時來勢洶洶,卻沒有、也不可能那麼容易地就把1929-1933年的大危機真正比下去。
至於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也有一個從估計不足到估計過於嚴重的過程。2008年10月份,中國出口大幅度下滑,市場價格跳水。那是一個嚴峻的時刻。眾所週知,中國的經濟增長靠工業主打,而工業製造又高度依賴出口。但過了2008年年中,中國出口從過去每年正的20%-30%的高增長,變為負的20%———有50個百分點的下滑!當時一位經濟學家判斷,中國經濟在2009年和2010年都將出現負增長,不要説保八,就是保零都艱難。這也是中國政府出臺所有經濟刺激計劃的背景:兩年4萬億國家投資,外加上三年7500億專項醫改花費,再加上出人意料的一年高達9萬億-10萬億的銀行信貸。最後的結果,今年最低一個季度的G D P增長率,還是超過了6%。2009年全年過8,現在無人懷疑了。
在認識上還要加上一點,即中國經濟的微觀基礎與發達國家有很大的不同。特別顯著的,是中國的勞動者、建設者非常肯幹,因為對絕大多數人來説,不幹就什麼也沒有了。去年春節前,2000萬農民工返鄉的消息炒得全世界都知道,但是過了春節,農民工還是出來找新的機會。我也注意到工業增長方面的一條消息:到2009年9月為止,規模以上的民營企業的增長率要比國有與國有控股的增長率,高出10個百分點以上。不難理解,這背後是體制優勢、而不是投入優勢在起作用。由於微觀基礎還是可靠,而政府在宏觀刺激的同時還解開了不少束縛經濟增長的限制性政策措施,中國經濟在全球率先強勁復蘇。
對明年的經濟形勢怎麼看?目前還是有個擔心,認為復蘇不穩固、不可靠。但是從數據來看,今年前9個月投資對G D P的增長貢獻了7.3個百分點,消費的貢獻是4個百分點,出口則是-3.6%;加到一起G D P增長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