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網專稿(記者劉雁軍):今年7月份,由航空、電子、旅遊、餐飲等多個領域臺商組成的臺灣經貿考察團專程抵達天津,參觀考察濱海新區;8月份,“2006海峽兩岸及香港、澳門青年企業家論壇”在濱海新區舉行;9月份,有望成為全球最大聚苯乙烯生産商的臺灣見龍機構,在臨港工業區舉行天津新龍橋項目的開工儀式……
查閱近一年來的新聞資料可以看出,臺灣客人頻頻訪津,並對濱海新區表示出濃厚的興趣。
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教授近日接受北方網記者採訪時説:“天津濱海新區納入國家總體發展戰略後,許多臺商紛紛將目光集中在這裡,尋找新的商機。”
據天津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提供的最新數據表明,截至今年8月底,天津共批准設立臺資企業1866家,合同臺資額45.51億美元,80%以上的臺資企業實現盈利,天津已成為臺商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地區之一。
>濱海新區掀起新一輪開發開放
根植天津 信心滿滿
“此次濱海新區開發開放被列入國家總體發展戰略令企業振奮,也為企業升級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環渤海區域發展將給這裡帶來基礎設施、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的大發展,我們有信心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取得更大的發展。”頂新國際集團副總經理滕鴻年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
頂新國際集團1992年起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建廠生産“康師傅”速食麵。開發區為其發展提供完善的基礎設施和良好的投資服務。在這裡,“康師傅”生産規模迅速擴大,生産線由最初的3條增加到100條,每天生産近2500萬包速食麵。“康師傅”生在天津、長在天津、成功也在天津。滕鴻年説:“在天津取得的巨大成功更加堅定了頂新‘根植天津’的決心。”1997年,集團總部、研發中心落戶天津,這也是首家將總部和研發中心共同建立在天津的大型跨國公司。隨著研發中心的建立,“康師傅”每年都開發並推出十幾種新産品,從最初的三四種口味發展到11大系列近百種口味。
投資總額超過50億 “康師傅”根植天津踏實經營
與“康師傅”同樣“幸運”的還有英保達資訊(天津)有限公司。該公司是英業達集團于2002年斥資950萬美元在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的,在佔地達8000平方米的建築中,有研發、設計、生産、運籌、服務全方位的組織架構。公司製造研發的産品遍及電腦、通信、網路、多媒體等多個領域。
英保達資訊(天津)有限公司
從十幾年前起家的“康師傅”,到近年迅速崛起的英保達,臺商進入濱海新區的腳步已經開始加快。僅在天津開發區,目前就已聚集了臺資企業400余家,在這裡工作和生活的臺灣人士已逾千人。
“濱海新區將打造現代製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同時成為中國北方的國際物流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區位優勢明顯。在環渤海地區,濱海新區正在成為臺商新一輪投資中最好的選擇。”英保達資訊(天津)有限公司人力資源副經理孫志君告訴記者。目前,臺商在本市的投資以製造業為主要領域,工業項目佔其合同臺資總額的80%以上,其中,電子資訊産業的投資佔總額的近30%。
進軍濱海 步伐加快
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教授告訴記者,在2004年大陸城市臺商推薦排名錶中,天津位居第七,屬“極力推薦城市”。由臺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所做的一年一度的《中國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顯示,在整體投資環境上,華東地區仍然是臺商們的“最愛”。但是在整體競爭力上,以北京、天津為中心,以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為兩翼的環渤海地區已經超過了華東地區——這一結果自2004年開始已經連續出現了兩次。
“最近,廣東東莞的臺商紛紛向我了解環渤海經濟圈的情況,也流露出強烈的投資意願。”天津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原會長丁鯤華(現任榮譽會長)説。“2005年以前,協會平均每週接待一個臺灣參訪團。今年,幾乎每天都有臺灣朋友來考察。”“目前投資天津的臺資企業,投資規模相對較大,投資規範度和盈利較好。”丁鯤華説。
數據顯示,截至2005年底,天津累計批准設立臺資企業1821家,合同臺資金額43.55億美元;今年一季度,天津新批臺資企業17家,合同臺資額3460萬美元;截至今年8月底,天津累計批准設立臺資企業1866家,合同臺資額45.51億美元,80%以上的臺資企業實現盈利,天津已成為臺商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地區之一。與此同時,臺資也正在成為濱海新區新的投資增長點,投資濱海新區的合同臺資額佔到天津全市臺資額的近70%。
丁鯤華告訴記者,臺商在津投資出現4大新特點。一是臺商投資呈加速趨勢。臺灣的遠東、鴻海、統一、光寶、臺達電子、英業達和頂新等一批大集團來津投資;二是臺商投資水準不斷提高,臺資項目平均投資額從過去的100萬美元增加到500萬美元,其中投資上千萬美元的達到130項;三是資金和技術密集型項目顯著增加,臺灣電子資訊産業在天津的投資佔合同臺資總額近30%;四是製造業成為臺商在天津投資的主要領域,工業項目佔合同臺資總額的80%以上。
優勢明顯 商機凸顯
今年6月,國務院發佈了《關於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問題的意見》,正式批准天津濱海新區為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意見》提出:鼓勵天津濱海新區進行金融改革和創新;支援天津濱海新區進行土地管理改革;推動天津濱海新區進一步擴大開放,設立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給予天津濱海新區一定的財政稅收政策扶持。
曹小衡教授認為,這是臺商投資的一個重要契機。金融、物流、大型高科技製造業是臺商投資具比較優勢的三大領域。
|
繁忙的天津港 |
曹小衡教授説,兩岸經貿交往對金融有需求,臺資金融機構有積極性,大陸對於臺灣相對先進的金融産品有需要;濱海新區進行金融改革和創新,兩岸金融業在此合作,空間較大,可涵括銀行、保險、資本市場三方面。此外,天津是北方各種物資最大的集散地,目標是建成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曹小衡教授認為,濱海新區物流業勢必有更大的發展,臺商在此大有發展空間。
丁鯤華認為,隨著華南和華東地區市場的日益成熟,勞動力成本和稅費、管理成本日益提高,使得臺商考慮北擴以獲取更低的投資成本。在這種情況下,人口眾多、市場潛力巨大的環渤海經濟圈自然成為臺商競逐的下一個目標。
同時,環渤海經濟圈良好的投資環境也有能力承接臺資北擴的新趨勢。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周立群也指出,環渤海經濟圈輻射東北、華北、西北,擁有廣闊的腹地,原材料供應充足,港口、物流等功能優勢明顯;該地區既有傳統重工業基地和農業地區,也有相對發達的高科技産業和金融業,加上這裡人口密集、高校眾多,又有北京奧運等重大項目,因此在大型商業、房地産、農業、旅遊等行業商機廣闊。
來源:北方網
編輯:we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