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首頁 要 聞 動 態 神七航太員 視 頻 各方反應 專家話神七 圖 片 中國航太 世界載人航太發展 航太小知識 神舟飛天歷程 祝福神七
 
 
 
 
中國載人航太大事記
 
  來源:新華網      日期:2008-09-28 18:45

 
 

    曙光

    1970年7月14日,“東方紅一號”發射後不久,科學家就上報了關於發展載人航太的報告。1971年4月,代號為“714工程”的中國載人航太工程全面啟動。

    當時的人們,給中國規劃中的宇宙飛船命名為“曙光一號”。遺憾的是,由於種種因素,1972年,“714工程”被迫暫停。

    “863計劃”

    1986年3月3日,王淦昌、陳芳允、楊嘉墀、王大珩四位科學家聯名向中央呈報了一份《關於跟蹤世界戰略性高技術發展》的建議。中央很快就批准了這個建議,這就是後來著名的“863計劃”。

    航太技術是“863計劃”七大領域中的第二領域。“863計劃”對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起到了催生的作用。

    “長二捆”

    1990年夏天,中國第一枚大推力捆綁式火箭——長征二號E即“長二捆”火箭順利升空。“長二捆”就是承擔載人飛船發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型火箭的前身。

    “921工程”

    1992年9月21日,中國航太史上一個值得永遠記住的日子——這一天,中央正式批復載人航太工程可行性論證報告。中國載人航太工程正式立項,代號為“921工程”。

    航太員選拔

    1995年10月,我國決定從空軍殲、強擊機飛行員中選拔首批預備航太員。

    不久,12名預備航太員從數千名候選者中脫穎而出,連同2名航太員教練員,組成中國首批航太員的隊伍。

    1997年底,經中央軍委批准,由14名預備航太員組成的世界上第三支航太員大隊成立。1998年1月5日,14人到齊。這一天從此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太員大隊的生日。

    神舟一號

    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神舟一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順利升空,經過21小時的飛行後順利返回地面。

    鮮為人知的是,這枚載人航太工程的“先鋒官”,竟是由地面試驗用的電性能測試飛船臨時改裝而成的。將初樣産品直接當成正樣産品使用,在中國航太史上史無前例。

    神舟二號

    2001年1月10日淩晨,神舟二號飛船發射成功。飛船在軌飛行近7天后返回地面。

    神舟二號是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一致。它的發射完全是按照載人飛船的環境和條件進行的,凡是與航太員生命保障有關的設備,基本上都採用了真實件。

    神舟三號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飛船發射升空,于4月1日返回地面。

    神舟三號飛船搭載了人體代謝模擬裝置、擬人生理信號設備以及形體假人,能夠定量模擬航太員呼吸和血液迴圈等重要生理活動參數。飛船工作正常,預定試驗目標全部達到,試驗獲得圓滿成功。

    神舟四號

    2002年12月,神舟四號在經受了零下29攝氏度低溫的考驗後,于30日0時30分成功發射,突破了我國低溫發射的歷史紀錄。2003年1月5日,飛船安全返回並完成所有預定試驗內容。

    神舟四號除沒有載人外,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完全一致。飛行中,飛船相繼完成了對地觀測、材料科學、生命科學實驗和空間天文和空間環境探測等任務。

    神舟五號

    2003年10月15日,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中國首位航太員楊利偉成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國訪客。

    神舟五號21小時23分鐘的太空行程,標誌著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太活動的國家。

    神舟六號

    2005年10月12日,我國第二艘載人飛船神舟六號成功發射,航太員費俊龍、聶海勝被順利送上太空。17日淩晨,在經過115小時32分鐘的太空飛行後,飛船返回艙順利著陸。

    神舟六號進行了我國載人航太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飛行試驗,完成了我國真正意義上有人參與的空間科學實驗。

    神舟七號

    2008年9月25日,我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成功發射,三名航太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順利升空。

    27日,翟志剛身著我國研製的“飛天”艙外航太服,在身著俄羅斯“海鷹”艙外航太服的劉伯明的輔助下,進行了19分35秒的出艙活動。中國隨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出艙活動技術的國家。

    2008年9月28日傍晚時分,神舟七號飛船在順利完成空間出艙活動和一系列空間科學試驗任務後,成功降落在內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上。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