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記者 董會峰
“兩岸媒體的交流互動,長遠來講,一定對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有正面作用。”
臺灣《民生報》社長項國寧在出席第三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間隙,接受本社記者專訪,暢談兩岸媒體交流願景。
項國寧説,由於歷史、意識形態等原因,兩岸有一些事情一時打不開,但如果雙方的讀者、閱聽大眾能夠對彼此有更深的了解、更廣的認識,或許在碰到兩岸問題的時候,比較不會情緒化。
“所以,我們希望兩岸媒體的交流,能夠儘量脫離政治上的干預,讓媒體能夠自主、深入地作一些報道。這樣,就不會因為政治的起起伏伏,而影響到媒體正常、健康的交流。”
項國寧説,兩岸交往,媒體交流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媒體人甚至充當了先行者的角色。當年《自立晚報》記者徐璐、李永得衝破政治禁忌,輾轉到大陸採訪,便是一個例子。
從事媒體工作二十五年、持續關注兩岸新聞交流的項國寧認為,兩岸媒體交流大致有兩種類型,一個是媒體本身的交流,一個是在報道上,對海峽彼岸作比較深入的報道。“我覺得,在這兩個方面,這些年的確有進展,媒體互訪增多,部分媒體實現接力式駐點,世界華文傳媒論壇等也提供了交流的平臺。一路走來,我們看到跟以往不同的景象。不過,就關心兩岸關係的人來講,做得還不夠,速度還是慢了點,步子走得小了點。”
在媒體的報道方面,項國寧認為也需要進一步改善,尤其是品質。臺灣媒體對於大陸的發展,需要更宏觀的視野和一些更好的專題,作更深入、客觀的報道,多一些文化面和現象面、整體政策走向的觀察和分析,而不是單一新聞事件的報道。反之亦然,大陸媒體對臺灣新聞的報道,也需要花更多的人力、資源,了解臺灣整個的發展過程和面貌。
談及島內媒體生態的變化,曾先後擔任臺灣《聯合晚報》、《聯合報》總編輯的項國寧感慨:時過境遷,辦一份有品質、有深度、堅持原則的報紙“曲高和寡”,已很辛苦。臺灣媒體增多、競爭日趨激烈,但廣告大餅並沒有擴大。以平面媒體為例,面對電子、網路媒體興起,經營全面市場化,讀者群體和口味變化等多重擠壓,報紙面臨困境和生存挑戰,專業空間縮小,質、量難以兩全,媒體人常常覺得力不從心。所以,傳統大報通過辦網站、降低報紙售價、多元經營等方式,做了很多努力。“今天的媒體不能固守單一形式,但無論如何,報紙的核心競爭力還是編採能力。”
話鋒一轉,項國寧説:“臺灣報業市場飽和,但大陸是另一番景象。世界看好中國,大陸經濟高速成長,報紙還普遍盈利。或許,這能為臺灣媒體提供一片新天地。就聯合報係來説,我們樂於尋找機會,分享辦報經驗,在大陸媒體市場扮演一定角色。這是一個願景,也是一個有趣、有意義的挑戰。我們在努力,希望夢想成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