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欄目頭
| 台灣網 | 頻道首頁 | 專題首頁 | 展會動態 | 展會資訊 | 展會成果 | 圖片報道 |
 
展會動態
 
臺灣農産品“登陸”掀起二次高潮
 
 
  來源:      日期:2006-05-22 10:31

 

  新華網福州5月19日電(記者陳鍵興 李慧穎 李寒芳) 在4月17日祖國大陸宣佈進一步擴大臺灣農産品在大陸銷售的優惠措施後,短短一個月裏就迎來了臺灣農産品“登陸”的第二波高潮。繼上月在壽光“菜博會”上“陣容龐大”的亮相後,臺灣蔬果及深加工農副産品18日又在第八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上集體登場,成為最搶眼的“明星”。

  本屆“海交會”設置了近900平方米的臺灣農産品展區,有近70家臺灣農業組織參展,展示、展銷了10余種臺灣水果、9種新增準入大陸市場的臺灣蔬菜以及200多種深加工農副産品;同時,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協會與中國土畜食品進出口商會共同舉辦了臺灣農産品供需見面會。臺灣農産品唱主角的本屆“海交會”透露出一個資訊:如何為已經準入大陸市場的臺灣農産品找到穩定的市場“路徑”,真正將祖國大陸釋放的政策利好呈現為臺灣農民同胞的實際收成,成為了臺灣農産品“登陸”第二波高潮的著力點。

  “大陸行情這麼好,可是不能直航,臺東最好的水果釋迦這次沒辦法帶來大陸。”臺東縣果菜生産合作社水果商王鴻導在“海交會”現場對記者説,他帶來的木瓜、鳳梨、芒果等臺灣水果一上午就買了好幾箱,説明臺灣水果在大陸的接受度很高,但讓他最遺憾的是,釋迦採摘後只能保存3天,而現在從海路到大陸要一個星期。

  王鴻導的興奮與遺憾,非常典型地反映了臺灣農産品“登陸”所面對的機遇與困擾。在本屆“海交會”上體現得最為突出的就是,兩岸的農業界人士都為祖國大陸為幫助臺灣農民解決農産品豐産期的滯銷問題而推出的善意舉措感到興奮,同時也為抑制臺灣農産品的市場生命力、直接傷害臺灣農民實際利益的運輸問題而遺憾。

     臺灣一家果蔬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煉煌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就直言,去年臺灣水果因自然災害而減産提價,再加上運到大陸又增加了30%的成本,但依然賣的很好。今年臺灣水果價格下降了30%,我們對臺灣優質的水果在大陸銷售很有信心。但是,臺灣水果及蔬菜銷往大陸目前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不能直航。

     他告訴記者,水果最好是八九分熟時採摘,如果能直航,晚上就可以擺上大陸的貨架,正是口感最佳的時候。但現在臺灣水果要在路上就要耗費大約7天,從採摘到銷售需要18天。“直航不通,讓臺灣水果失去了最好的時光。”

     王煉煌説,為了臺灣農民能夠從開拓大陸市場中獲得更大實惠,為了大陸同胞能常年吃到來自臺灣的美味水果,一定要直航。

     臺灣當局一再罔顧島內業界和民眾的實際利益,拒絕開放直航,這成為長久以來束縛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的“痛”。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波臺灣農産品“登陸”的高潮中,兩岸有識之士並沒有只陷於無奈的情緒中。在本屆“海交會”上,兩岸農業界人士以更為積極務實的態度對擴大臺灣農産品在大陸的銷售進行了更為深入的研討,將視角投向從“準入”到“進入”的課題,就如何突破臺灣水果初入大陸市場所面臨的客觀存在的銷售渠道不暢等問題交換了意見。

     臺灣區農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主席張啟盟建議,大陸應從南至北規劃建設一批臺灣農産品集散中心或設置臺灣農産品批發銷售中心,打造一個兩岸農産品統一、穩定、常態化的貿易模式和安全暢通的銷售渠道,改變目前臺灣果菜商零散的小額訂單式貿易狀態。福州超大現代農業公司董事長郭浩認為,組織擁有健全的行銷網路、資金實力和農産品保鮮技術的大陸採購團入島洽談,借助大陸採購團現有的銷售體系進行運營是將臺灣農産品快速納入大陸市場、進入大陸消費者菜籃子的有效途徑。上海農産品批發市場副總經理張春華提出,目前臺灣農産品原産地認證問題還未能解決,進入大陸市場的臺灣農産品品牌混亂,被倣冒侵權的事件時有發生,希望島內商家能儘快整合統一的外銷品牌。

  來自兩岸業內的種種建言,反映的是人們對幫助臺灣農産品真正把握住大陸市場機遇、將大陸方面的善意舉措真正化為臺灣同胞實際利益的真誠用心和良好共識。

  據統計,今年1至4月,大陸進口臺灣水果1150多噸,總值130多萬美元,優惠稅款210多萬元人民幣,進口勢頭明顯加快。此次帶了30噸蔬果來參加“海交會”的一家臺灣農業合作公司主席曾永長對記者説出了自己滿滿的信心:“對於臺灣農民而言,在大陸銷售的水果能夠佔到臺灣總産量的10%,那就是一個很可觀的經濟數字了。”(完)

來源:新華網

編輯:weim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