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8日全文發表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提出,“擴大兩岸民間交流與往來,維護臺灣同胞的正當權益,推動全面、直接、雙向“三通”,促進建立穩定的兩岸經貿合作機制,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兩岸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
   這是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規劃建議中首次納入兩岸問題,特別提及“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清華大學臺研所研究員巫永平認為,十一五規劃將促進“海峽經濟帶”的形成。……
[十一五規劃全文]
專題首頁最新消息權威解讀宏觀經濟趨勢區域經濟趨勢行業經濟趨勢專家評述西岸動態臺商投資集中地網友熱評
 
 
〔資訊〕資訊産業部:“十一五”規劃將完善技術發展模式
 
 
  來源:      日期:2005-10-25 18:14

 

    新華網北京10月18日電(記者 馮曉芳)資訊産業部副部長奚國華18日説,“十一五”發展規劃中,將進一步完善我國資訊通信業的技術發展戰略、政策和模式,以推動技術與行業更快更好發展。

    在2005年中國國際通信設備技術展覽會報告會上,奚國華説,政府引導與企業推動相結合,才能為資訊通信技術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資訊通信技術日新月異,新業務層出不窮,這就要求政府主管部門加強研究分析,準確把握技術和業務發展的趨勢,通過制定科學的産業政策、技術政策和業務政策,加強對新技術、新業務發展的政策引導、管理和規範,從市場準入、資源配置、標準制定等方面給予支援,為資訊通信技術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同時也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

    奚國華強調,在資訊産業領域,新技術對整個行業的促進乃至對整個經濟社會的促進十分顯著。資訊通信技術不僅拓展了資訊通信業發展空間,也有助於向老百姓提供更加方便、快捷,更具個性化的資訊服務,因此,應遵循客觀規律並把握資訊通信技術發展帶來的機遇。

    統計顯示,全國電話用戶總數已達7.15億戶,位居世界第一。電子資訊産業發展勢頭良好,去年實現銷售收入2.65萬億,産業規模位居世界前列。我國上網用戶數超過1億戶,位居世界第二。技術創新能力也進一步增強,行動通訊、光通信數據通信等領域規模化生産水準不斷提高。(完)
 
(來源:新華網)

編輯:木樨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