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8日全文發表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提出,“擴大兩岸民間交流與往來,維護臺灣同胞的正當權益,推動全面、直接、雙向“三通”,促進建立穩定的兩岸經貿合作機制,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兩岸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
   這是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規劃建議中首次納入兩岸問題,特別提及“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清華大學臺研所研究員巫永平認為,十一五規劃將促進“海峽經濟帶”的形成。……
[十一五規劃全文]
專題首頁最新消息權威解讀宏觀經濟趨勢區域經濟趨勢行業經濟趨勢專家評述西岸動態臺商投資集中地網友熱評
 
 
〔能源〕國家發改委:中國能源發展基本原則立足國內
 
 
  來源:      日期:2005-10-25 17:22

 

  ●目前能源自給率94%,對外依存度僅6%

  ●在國際油價高企背景下,我不會進口石油進行儲備

  ●汽車燃油稅已提上議事日程

  ●當前不打算設能源部,已成立國家能源領導小組

  本報北京9月13日訊  記者朱劍紅報道: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寶今天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説,中國目前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和能源生産國。我國能源發展的基本原則是立足於國內,目前能源自給率94%,對外依存度僅6%,我國能源自給率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平均自給率70%要高出20多個百分點,世界完全不必為中國能源消費的增長反應過度。

  張國寶全面介紹了我國能源生産和消費的有關數字。2004年中國一次能源生産量達到18.45億噸標準煤,全年能源消費總量19.7億噸標準煤,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費國和能源生産國。生産原油1.75億噸,預計今年原油産量達1.8億噸,為第五大原油生産國。2004年原油凈進口1.17億噸,佔世界原油貿易量的6.31%,出口煤炭8000萬噸,焦炭出口量佔世界貿易量的56%。截至2004年底,我國發電裝機容量達到4.4億千瓦,居世界第二,預計今年發電裝機容量將超過5億千瓦。從2000年到2004年發電量年均遞增12.4%。中國每人平均一次能源消費量1.08噸油當量,為世界平均水準1.63噸油當量的66%,是美國每人平均8.02噸油當量的13.4%,日本每人平均4.03噸油當量的26.7%,英國每人平均3.82噸油當量的28.1%。中國每人平均裝機容量僅0.3千瓦,為美國每人平均3千瓦的1/10。美國進口原油佔世界貿易量的26.9%,日本進口原油佔世界貿易量的11.3%,中國原油進口量是美國的23%、日本的56%。

  中國把節約優先、效率為本作為能源政策的首要任務。結合“十一五”規劃的編制,中國已經擬定了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這個發展規劃可以概括為48個字,即:“節能優先,效率為本;煤為基礎,多元發展;立足國內,開拓海外;統籌城鄉,合理佈局;依靠科技,創新體制;保護環境,保障安全”。

  中國過去沒有建立國家一級的石油儲備設施,現在已經開始起步建立石油儲備體系,並且將逐漸擴大石油的儲備量。國家已經規劃了石油儲備的計劃,一批石油儲備設施正在建設當中。

  世界上一些大的原油消費國都建立了石油儲備體系,比如美國、日本。現在國際油價高企,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中國再去採購石油用於儲備的話,顯然要冒很大的風險,所以我們不會採取在國際原油市場上採購原油來進行石油儲備,而會研究用其他的辦法來逐漸增加石油儲備。至於多少天石油儲備為最佳,要根據中國的國情來決定。

  關於汽車燃油稅的問題,張國寶説這件事情議論已久,多數的人都認為應當設置燃油稅。之所以很長時間沒有出臺,是因為很多人都認為在原油價格有所回落的時候出臺燃油稅是最佳時機。但是,我們一直沒有等來原油下降的機會。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出臺燃油稅是必要的,這個問題已經提到了議事日程上。

  張國寶説,對中國這樣的能源生産和消費大國來講,能源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但當前國家還不打算成立能源部。為了加強對能源工作的領導,今年5月國家成立了國家能源領導小組,並且設立了國家能源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能源領導小組由溫家寶總理親自任組長,黃菊副總理和曾培炎副總理任副組長,國家發改委馬凱主任擔任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由於能源工作涉及許多部委的工作,因此相關部委的領導人也作為能源領導小組的成員。國家能源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國家發改委。

  (來源:《人民日報》 (2005年09月14日 第二版))    
 

編輯:木樨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