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常志鵬
當成品油價格高達每升4元多時,有車的林女士關心最多的是如何開車才會省油;而對準備買車的鄰居來説,諮詢的第一個內容便是買哪種車型耗油低。
據了解,今年以來我國成品油已經先後5次提價。成品油價的一漲再漲, 使能源成為普通消費者關注的熱點。
我國目前已經成為世界能源生産和消費大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國寶説,2004年我國能源産量總計19.7億噸標準煤,其中包括煤炭19.56億噸、原油1.75億噸、天然氣414.93億立方米;全國電力裝機容量達4.4億千瓦,總發電量達21870億千瓦時。在能源生産增幅超過歷年的情況下,仍然趕不上消費的增長。
但據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鮑雲樵介紹,我國的能源利用效率目前僅為34%,比發達國家落後20年,相差10個百分點。而能源消費強度大大高於發達國家及世界平均水準,約為美國的3倍,日本的7.2倍。在生活中,人們的節約意識淡漠,“屋內沒人照樣開燈”“電腦一開一整天”“單位的水隨便流”等浪費現象非常普遍。2004年,全國能源消費總量比上年增長14.13%,而2005年全國能源消費增量更大。
可喜的是,節約能源意識已經開始深入人心。今年夏天,全國20多個省會城市提出,黨政機關和公共場所要將空調溫度設定在26℃左右;在海口,不少機關單位採取了節能措施,如離開辦公室時必須關燈,節水、節油、節約辦公用品等;在能源緊缺的江、浙、滬地區,許多人已經把節能變成了自覺行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所長周大地説,“在能源緊張面前,節約已經不僅僅停留在口號上了。”
到2020年,我國要以能源翻一番實現經濟翻兩番。但要按近三年能源消費增長的趨勢,到那時我國能源消費量將高達40多億噸標準煤,在能源供應及能源安全等方面都會帶來嚴重問題。即便考慮到各種節能因素,到那時我國能源消費量仍將達30億噸標準煤,能源供應仍有缺口。煤、電、油等能源價格將會進一步提升,替代能源産品的研究和使用將會更緊迫。這一切,都決定著能源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是百姓關注的焦點。能源的發展將始終牽動著經濟社會發展的神經。
節能專家戴言德説:“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對資源的需求將會不斷增長。如果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和資源消費觀念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發展過程中的‘高消耗’和‘高浪費’現象將會更加嚴重。解決好這一矛盾,需要‘多管齊下’”:下大力氣進行産業調整和産品結構的調整;重點加強資源節約技術的孵化和培育;在全國儘快創建科學的資源節約評價體系;培養公眾的節約意識與節約技能。
據記者了解,我國已經擬定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規劃強調了調整能源結構,加強節能、加快發展核電、可再生能源和大力發展水電等。根據規劃內容,到2020年我國萬元GDP能耗將下降到1.54噸標準煤,形成節能能力14億噸標準煤,我國主要産品單位能耗指標將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準。“十一五”期間,我國將實現節約和替代石油3800萬噸。到2020年,我國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可由目前7%提高到15%,可替代化石能源4億噸標準煤。
應該相信,如果規劃中的節能目標落到實處,加上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老百姓對能源的擔憂應該會大大減小。 (來源:新華社)
編輯:木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