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8日全文發表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提出,“擴大兩岸民間交流與往來,維護臺灣同胞的正當權益,推動全面、直接、雙向“三通”,促進建立穩定的兩岸經貿合作機制,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兩岸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
   這是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規劃建議中首次納入兩岸問題,特別提及“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清華大學臺研所研究員巫永平認為,十一五規劃將促進“海峽經濟帶”的形成。……
[十一五規劃全文]
專題首頁最新消息權威解讀宏觀經濟趨勢區域經濟趨勢行業經濟趨勢專家評述西岸動態臺商投資集中地網友熱評
 
 
〔電子〕汽車電子業:未來五年如何走
 
 
  來源:      日期:2005-08-30 09:12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車用電機電器委員會“2005第四屆中國汽車電子電器領導人論壇暨協會年會”在北戴河召開,來自該行業的100多位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探討了汽車電子電器企業發展的最新運作模式、管理方法和市場拓展等問題,對在全球一體化、中外企業競技國內汽車零部件市場舞臺中的戰略思維、戰術方法加以研討,對該行業未來的發展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會議期間,汽車電子電器行業“十一五”規劃成了與會者討論的一個重點。近一段時間以來,包括德爾福、偉世通在內的國際汽車零部件巨頭紛紛出現危機,在全球市場作用下,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的汽車零部件市場呈現出勃勃的生機,但眾多零部件企業又在內憂外患之下舉步維艱。未來5年,中國汽車電子電器行業如何走下去?中汽協車用電機電器委員會秘書長朱小平認為,“十一五”規劃應從市場、技術、WTO、認證與標準等幾個方面加以研究。她表示,在市場方面,對法律法規政策、外資進入、配套與售後市場、國際市場影響和開闢新市場方面要深入探討;在技術方面,應該著重研究零部件企業與主機廠的同步開發、國家技術發展鼓勵方向與零部件的自主研發、專業化與多元化等問題;要深入分析市場規模和技術發展潛力,制定出比較科學的“十一五”規劃。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情報所總工程師黃永和説,從綜合競爭能力方面分析,中國與美、日、德、韓等汽車發達國家有著相當的差距,我們的競爭力平均水準只相當於世界平均水準的47%,這主要是由於沒有自己的技術、沒有自主的研發能力,因此我國的汽車産業面臨著全面的調整。黃永和表示,下一步的發展,包括制定汽車行業和汽車分行業的“十一五”規劃,要在圍繞發展企業戰略聯盟、鼓勵自主開發、支援自主品牌、大力發展節能與環保型産品上下功夫,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來源:汽車電子世界網)

編輯:木樨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