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8日全文發表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提出,“擴大兩岸民間交流與往來,維護臺灣同胞的正當權益,推動全面、直接、雙向“三通”,促進建立穩定的兩岸經貿合作機制,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兩岸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
   這是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規劃建議中首次納入兩岸問題,特別提及“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清華大學臺研所研究員巫永平認為,十一五規劃將促進“海峽經濟帶”的形成。……
[十一五規劃全文]
專題首頁最新消息權威解讀宏觀經濟趨勢區域經濟趨勢行業經濟趨勢專家評述西岸動態臺商投資集中地網友熱評
 
 
〔電子電器〕高盛、大摩中長線唱多商品市場
 
 
  來源:      日期:2005-08-26 09:08

 

        今年3月31日,高盛(GoldmanSachs)的某分析師曾宣稱,原油價格將突破105美元/桶,當時曾被市場認為是高盛欲拉高出貨的藉口。

  但NYMEX油價從5月份開始的瘋狂表現卻表明事情似乎不是這樣簡單。短短3個月,原油價格漲幅達22.6%。

  前不久,高盛再度拋出一份報告稱,非常看好中國的“十一五”計劃,這將使全球的銅、鎳和鋼材等原材料的旺盛需求再延續數十年。

  高盛預計,隨著“十一五”計劃的實施,中國將有15%-20%的人口進入二級城市,這將進一步擴大原材料消費,對中國目前已高度依賴進口的銅和鋼鐵等大宗原材料的價格將産生更大的影響。

  目前,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銅和鋼材消費國。高盛預計,未來10年內中國的銅需求將大增81%。

  週四,中國海關稱,1-7月精煉銅進口同比增長6.9%,至792503噸,同期鎳進口同比增長78.6%,至51967噸。

  更令人吃驚的是,高盛認為,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和西部大開發戰略將使全球基本金屬和貴金屬的景氣週期發生變化,需求景氣的高峰期將被延長。

  報告指出,“中國的第二輪金屬需求才剛剛開始”,這一趨勢將延續數十年。

  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y)也在最近一份報告中稱,目前全球原材料庫存處於歷史低點,加之全球經濟好轉,鐵礦砂等原材料的供給很難立刻跟上需求,年底前鋼價應有反彈。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編輯:木樨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