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8日全文發表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提出,“擴大兩岸民間交流與往來,維護臺灣同胞的正當權益,推動全面、直接、雙向“三通”,促進建立穩定的兩岸經貿合作機制,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兩岸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
   這是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規劃建議中首次納入兩岸問題,特別提及“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清華大學臺研所研究員巫永平認為,十一五規劃將促進“海峽經濟帶”的形成。……
[十一五規劃全文]
專題首頁最新消息權威解讀宏觀經濟趨勢區域經濟趨勢行業經濟趨勢專家評述西岸動態臺商投資集中地網友熱評
 
 
“十五”期間我國外貿邁上新臺階 開放進入新階段
 
 
  來源:      日期:2006-01-23 10:05

 

  剛剛過去的5年,是將在我國對外貿易和對外開放的歷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5年。“十五”期間,在經濟持續較快發展、加入WTO後國內外市場進一步開放的推動下,我國對外貿易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2004年我國對外貿易總額首次突破10000億美元大關,實現了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跨越。隨著貿易規模的迅速擴大,我國在世界貨物貿易額中的排名由2001年的第6位上升到2004年的第3位,已成為對世界貿易發展具有重要貢獻及影響的國家。也在這5年,我國抓住加入世貿組織機遇,統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對外開放事業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2001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為5096.5億美元,其中出口2661億美元,進口2435.5億美元。2004年,我國對外貿易總額達到11548億美元,其中出口5933.7億美元,進口5614.2億美元。2001至2004年,出口貿易年均增長24.2%,進口貿易年均增長25.7%,分別比“九五”時期高出13.3和15個百分點,是歷史上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據海關總署日前發佈的最新統計,2005年我國對外貿易額達到14221.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3.2%,相當於2001年的2.8倍。其中,出口7620億美元,增長28.4%;進口6601.2億美元,增長17.6%。

     “十五”時期,我國外貿領域積極實施科技興貿和品牌戰略,促進了出口商品結構的優化。2001年,我國高新技術産品出口額為465億美元,佔我國出口貿易總額的17.5%。2004年,高新技術産品出口額增長到1655億美元,在我國出口貿易總額中的比重上升到27.9%。2005年,我國高新技術産品出口首次邁上2000億美元臺階,達到2183億美元,比2004年凈增527.1億美元。自2004年10月份開始,我國高新技術産品貿易已經連續15個月實現月度順差。2005年高新技術産品順差達205.4億美元,相當於2004年的五倍,約佔全國外貿順差的兩成。“十五”期間,我國機電産品出口以年均32.2%的速度遞增,比“九五”年均19.1%的速度高出13.1個百分點。出口總額將突破12500億美元,比“九五”凈增8936億美元。佔全國外貿出口的比重比“九五”提升了13個百分點,達到55.5%。2005年機電産品出口預計達4250億美元,是“九五”末年2000年的4倍,成為拉動全國外貿出口的主要動力。機電産品及高新技術産品出口的快速增長,使我國成功地實現了出口商品結構的第三次轉變,即出口的主導産品從資源性産品轉向輕紡産品之後,再逐步轉向機電産品及高新技術産品。

     “十五”期間,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對能源、原材料和機械設備的需求明顯增加。2001年,我國高新技術産品和機電産品進口額分別為641.2億美元和1205.2億美元,分別佔我國進口總額的26.3%和49.5%。2004年,這兩類商品的進口額分別增長到1614.3億美元和3018.8億美元,在進口總額中的比重分別上升到28.8%和53.8%。進口貿易的迅速發展,彌補了國內經濟建設資源及技術的不足,為我國産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創造了有利條件。

     過去的5年,世界經濟發展的不穩定性,增大了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困難和風險。我國加入WTO後,也面臨著國內外市場開放度增大帶來的壓力和挑戰。在上述背景下,對外貿易取得的驕人成就,除了經濟快速增長的帶動以外,還得益於我國外貿體制改革的持續深入,對外開放領域不斷擴大,使得我國外貿主體逐漸向多元化發展。2001年,國有企業在我國出口、進口總額中所佔的比重均為42.5%,到2004年分別下降到25.9%和31.4%。與此同時,外商投資企業和集體、私營企業在我國進出口中所佔的比重則逐步上升。

     在對外貿易快速增長的同時,5年間,我國利用外資保持高水準。5年累計實際利用外資2740億美元,年均利用外資超過500億美元,目前保持在600億美元左右的規模。我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名列全球第三,並繼續居發展中國家首位。服務業成為外商投資熱點,2005年合同外資金額218億美元,增長38%。外商投資企業的直接就業人數超過2400萬人,佔全國城鎮勞動就業人口的10%以上。

     “走出去”步伐加快。對外直接投資凈額(非金融類)2002至2005年4年累計180億美元,2005年對外投資達65億美元,增長130%。在86個國家和地區設立加工貿易類企業646家。

     多雙邊合作取得重大成果。加入世貿組織並平穩過渡,大大改善了我國貿易環境,對外開放水準進一步提高;成功舉辦了大連WTO非正式部長會議和香港WTO部長級會議,我國已躋身WTO談判機制的決策核心。同時,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CEPA、中國—智利自貿區取得實質性進展,區域經濟合作實現突破,至今已有51個國家承認我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進一步改善了我國公平貿易環境。

     “十五”時期,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和外貿規模的持續擴大,中國經濟已經深深地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之中。對外貿易的快速增長,不僅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也為世界各國特別是主要貿易夥伴提供了巨大的商機,促進了世界經濟的持續發展。

來源:區域開發網

                                     編輯:weim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