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審議並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央“十一五”規劃建議提出,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使整個中國的發展納入科學發展的軌道。這一指導思想是中央決策層針對中國今後一個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勾勒出的一條主線。
■“十一五”規劃是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制定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十一五”規劃的制定體現的“六個堅持”是:一要堅持發展是硬道理,二要堅持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三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四要堅持用發展和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五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六要堅持以人為本,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品質,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十一五”期間要處理好五個方面的關係:一是要處理好內需和外需的關係,二是處理好市場機制和宏觀調控的關係,三是要處理好中央和地方的關係,四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關係,五是要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
“十一五”時期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歷史地位。我們必須緊緊抓住稍縱即逝的機遇,應對各種複雜的挑戰,認真解決前進道路上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完善體制機制,促進社會和諧,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為2011~2020年順利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堅持四項方針
所謂四項方針,就是關於重大原則,主線,關鍵問題和根本目的的鎖定。
實施“十一五”規劃,要始終把握好一個重大原則,就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不動搖,在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礎上,五年年均經濟增長速度保持8%左右,實現2010年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形成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和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優勢企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比較完善,開放型經濟達到新水準,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緊緊抓住一條主線,就是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不放鬆。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産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努力提高産業技術水準,加快發展服務業,加強基礎産業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
切實解決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大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十一五”期間資源利用效率要顯著提高,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要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按照“循序漸進、節約土地、集約發展、合理佈局”的十六字原則,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要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大力發展迴圈經濟,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切實保護好自然生態,認真解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環境問題,在全社會形成資源節約的增長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費模式。
堅持實現一個根本目的,就是不斷提高全國人民生活水準無止境。“十一五”期間要實現普及和鞏固九年義務教育,城鎮就業崗位持續增加,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貧困人口繼續減少;城鄉居民收入水準和生活品質普遍提高,價格總水準基本穩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衛生和環境等方面的條件有較大改善;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産狀況進一步好轉,構建和諧社會取得新進步。
實施五大舉措
“十一五”規劃,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舉措。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十一五”期間要按照“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二十字具體要求,紮實穩步地加以推進。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解決好“三農”問題依然是一項長期的歷史任務,我們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搞好規劃,下更大氣力,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任務落到實處。要充分發揮城市對農村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工業對農業的支援和反哺作用,努力實現糧食穩定增産、農民持續增收,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十一五”規劃,把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作為促進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徑。“十一五”期間要繼續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形成“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根據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要求,區域發展要處理好優先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的關係。
“十一五”規劃,把科教興國不斷落實到實處,大力推進自主創新。發展科技教育和壯大人才隊伍,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十一五”期間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科學技術發展要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不斷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十一五”期間要優先發展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普及和鞏固義務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高等教育品質,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加快教育結構調整,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建設學習型社會。加強人力資源能力建設,實施人才培養工程,加強黨政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企業經營管理人才三支隊伍建設,抓緊培養專業化高技能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
“十一五”規劃,把深化改革開放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形成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體制環境,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有力保障。目前我國正處於改革的攻堅階段,必須以更大決心加快推進改革,使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體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十一五”期間要著力推進政府管理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推進財政稅收體制改革,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加強現代市場體系建設。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在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聯繫日益緊密的情況下,“十一五”期間我們要有寬廣的世界眼光,加快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著力提高對外開放水準,繼續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支援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十一五”規劃,將著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們要按照構建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認真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十一五”期間,要把擴大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位置,繼續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反對就業歧視。要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堅持各種生産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加大調節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緩解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要建立健全與經濟發展水準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認真解決進城務工人員的社會保障問題。要繼續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完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基本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要穩定人口低生育水準,提高出生人口素質。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創造更多更好適應人民群眾需求的優秀文化産品。(黃燕芬) (來源:中國青年報 )
編輯:木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