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兩岸經貿交流開新局
字號:
順大勢謀雙贏--海峽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回顧展望

  時間:2006-10-19 21:18    來源:     
 
 

  4月14日,兩岸經貿論壇拉開帷幕;4月20日,首次專設的臺灣農産品展區也將出現在第七屆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上。這些都是促進海峽兩岸交流的大事。值此之際,筆者就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的情況,請農業部臺灣事務辦公室、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的有關負責同志作了回顧與展望。

  應該説,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是在兩岸人民,尤其是相關民間組織的大力推動下,在相互探索中一步步走來,並在近幾年形成了連續升溫的態勢。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的深入發展,給兩岸農業,尤其是臺灣的農民帶來了切實的利益,併為兩岸關係的發展做出了貢獻。農業及相關産業已成為兩岸經濟關係中最具發展潛力的領域之一。

  回顧一下,自大陸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後,兩岸農業的交流與合作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到兩岸加入世貿組織之前。從上個世紀80年代中後期開始,兩岸農業界就順應歷史潮流,開始舉行各種專業研討會和經貿洽談會,開展專項農業技術合作,你來我往之中,增進了相互了解,溝通了彼此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共同探索出了不少交流與合作的領域和途徑。

  第二個階段出現在兩岸先後加入世貿組織之後,兩岸農業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這一階段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兩岸的交流越來越廣泛,原先個體、單項的交流,逐漸演變為有組織的形成一定規模的交流。兩岸的合作在交流中不斷深化,合作的形式更多,人員往來更頻繁。

  第三個階段是去年胡錦濤總書記就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發表了重要講話之後,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先後來訪,胡錦濤總書記分別與他們舉行了會談,就兩岸關係發展的重大問題達成了廣泛的共識,其中包括加強兩岸農業交流合作和擴大臺灣農産品在大陸銷售。隨後,大陸出臺了一系列惠及臺灣農民的政策,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無論是在福州,還是在上海,每次在大陸舉辦臺灣農産品展銷會,都能看得出,臺灣農民及各種農業組織都非常踴躍,而大陸消費者對臺灣農産品也是非常感興趣。

  兩岸血緣相親、同宗同文。農業資源要素互為補充,才能夠使兩岸農業競爭力在合作中發展,在發展中提高。事實完全證明了這一點。經過兩岸農業界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漸入佳境,已經取得了積極的成果:

  兩岸民間人員往來頻繁,形成了多層次、寬範圍的農業交流與合作的渠道。臺灣省農會等臺灣民間組織與大陸民間農業團體建立了較為緊密的聯繫。這些為形成兩岸農業合作的長效機制奠定了基礎。

  臺灣有優良品種、先進農業技術和科學的管理經驗、外向型的農産品市場網路;大陸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和持續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利用好各自優勢,實現兩岸農業資源的合理配置和要素互補,這是兩岸農業交流的動力和合作的基點。

  近年來,祖國大陸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積極參與兩岸的農業交流與合作,與島內的農業專業組織建立了較為順暢的溝通渠道。積極邀請臺灣農業界高層人士以及農漁會、農業合作社組織、農業專業協會和普通農民來大陸參觀、考察。同時,積極組織大陸農業管理人員、專家學者赴臺考察。還先後和臺灣農業界共同舉辦形式多樣的兩岸農業專題研討會和經貿洽談會,內容涉及果樹、蔬菜、畜牧獸醫、動植物檢疫、漁業等領域,促成了一些經濟技術合作項目。這些基礎性工作,為構建兩岸農業合作長效機制奠定了堅實基礎,産生了較好的效果。在動物疫情通報、農業資訊交流等方面兩岸有關方面確立了穩定的溝通渠道。

  隨著兩岸民間農業組織溝通的經常化,兩岸農業人員往來也越來越密切。臺灣方面,最初來大陸的,主要是以企業家為主,而現在,更多的是農會、合作社、産銷班的具體管理人員和普通的臺灣農民。這次到第七屆菜博會參展的臺灣成員中,來自基層的代表佔到了三分之二。到大陸發展創業,尋找新的機遇和商機,成為許多臺灣農民和農業組織的心願。

  創建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為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提供了有益的模式和經驗,也為探討新的兩岸經貿合作方式和平臺提供了新的思路。

  從1997年開始,農業部、國臺辦、原外經貿部先後批准在福建的漳州、福州,海南全省,山東的平度,黑龍江的哈爾濱、牡丹江、佳木斯、大慶和農墾總局,陜西的楊陵設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去年7月,大陸又宣佈將福建漳州、福州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擴大到福建全省。設立試驗區的目的,主要是根據各地特點和優勢,引進臺灣農業優良品種、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發揮試驗、示範和輻射作用。同時,開展各種形式的交流活動,為促進兩岸農業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提供有益的模式和經驗。

  為促進試驗區健康有序發展,農業部研究提出了加強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建設的意見,不斷加強對試驗區建設的指導。試驗區所在的省市都制訂了發展規劃,頒布了地區性的優惠政策,並採取了積極措施改善投資環境,為試驗區建設創造了良好條件。

  經過幾年運作,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帶動了當地農業産業結構的調整,提高了農業現代化水準和農民收入,成為吸引臺商投資農業、推進兩岸農業合作的一種有效形式。福建省建立試驗區以來,已累計批辦臺資農業項目1600多個,合同利用臺資19億美元,實際到資11.5億美元,佔全省農業利用外資的60%以上。

  大陸出臺了一系列惠及臺灣農民的政策,照顧和維護了臺灣農民的利益,同時,也讓臺灣同胞看到了大陸解決臺灣農産品豐産期滯銷問題的善意和真情。

  近年來,為進一步加強兩岸經貿交流,為臺灣農民辦實事,大陸協助臺灣農産品銷往大陸,解決臺灣農産品滯銷問題。繼去年上半年出臺擴大臺灣水果檢疫準入品種後,大陸在去年8月份又單方面將15種臺灣水果進口大陸的關稅降至零稅率,同時對臺灣水果在大陸銷售涉及的通關、檢驗檢疫等實施便捷措施。這一舉措獲得了臺灣農民的積極響應和廣泛讚譽。

  去年7月18日-20日,農業部與商務部、國臺辦等單位在上海展覽中心成功舉辦了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展覽暨臺灣農産品展銷會。這次展會第一次集中展示了臺資農業企業在大陸發展取得的豐碩成果和改革開放以來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走過的歷程,展示了臺灣農産品的特色優勢,為兩岸農業投資與貿易提供了新的平臺。這次展覽是島內各級農會、專業協會、産銷班以及農業企業來大陸參展規模最大的一次,有近三分之一的參展單位來自臺灣島內。臺灣傑出農民民間交流團團長陳春明在展會上表示,眼見為實,臺灣農産品在大陸“很有市場”,前景絕對看好。他呼籲臺灣有關方面善待大陸對臺惠農美意,使臺農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

  隨後的10月份,在農業部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農産品交易會上設立臺灣農産品展銷區,為臺灣水果“登陸”創造了新的渠道和平臺。這屆農交會上專門設立了臺灣農産品展示區和有48個展位的臺灣農産品銷售區。這成為當屆農交會的一大特色和亮點。農業部部長杜青林到臺灣展區看望了參展的臺灣農民,鼓勵他們到大陸發展,受到了他們的響應和歡迎。與同年7月份上海展會不同的是,這次展會是去年8月份大陸單方面宣佈對臺灣15種水果實行零關稅優惠政策後,對臺灣享受零關稅的當季熱帶水果、農産品深加工製品的一次集中展示、展銷,是在實施檢疫、通關一系列便利措施後一次正常的貿易活動,既是對出臺政策效果的一次檢驗,也是繼“718”上海展銷會後,進一步向大陸北方市場推介臺灣農産品的重要宣傳推動活動。臺灣省農會作為這次展會的參展協辦單位,第一次公開與大陸親密合作引起廣泛關注。

  在持續不斷的交流與合作中,海峽兩岸農業收到了雙贏的結果。大陸開展的新農村建設給農業發展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必將出現新的契機。

  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兩岸均屬小農經營形態,經濟發展程度不同,但各有所長。臺灣農民專業技術素質相對較高,在農業經營上具有比較豐富的市場經驗,擁有的資金也比較充裕,農業的基礎設施條件比較好,農産品加工和運銷能力較強。但其發展也面臨著諸多不利因素,將給臺灣農業帶來新的困難。有一點是肯定的,即未來臺灣農業的資金和技術必須到島外尋求新的發展空間。

  從總體而言,大陸農民的專業技術素質和組織化程度比較低,可支配資本量較少,農産品運銷渠道不順暢,加工增值能力低。但是,大陸的土地面積遼闊,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豐富,農産品銷售市場潛力大。兩岸農業的優勢互補之勢非常明顯。

  加強兩岸農業合作,能夠實現兩岸的雙贏。臺灣著名人士許信良曾經説過:“臺灣農業今後的出路在大陸。”事實上,通過交流與合作,以精緻農業為主的臺灣農業,將以市場潛力大、消費水準不斷提高的大陸市場為依託;大陸通過加強兩岸農業合作,促進大陸農業科技水準得到了提高。

  將大陸的農業資源、勞動力、科研成果與臺灣的資金、應用技術、農産品運銷等優勢有機結合起來,一方面可以促進兩岸調整農業結構、優化農業資源配置,最終形成互惠互利、互補雙贏的局面;另一方面亦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兩岸農業因生産結構相同、貿易結構相似、國外市場相近所導致的惡性競爭,共同拓展世界農産品市場,實現兩岸共同發展,促進兩岸農業的振興。

  據去年底不完全統計,在大陸投資的臺灣農業企業已有5000余家,合同利用臺資40多億美元,實際利用30多億美元。但是由於正規的貿易渠道不暢通,兩岸農産品貿易規模還偏小,合作的深度與廣度亟待擴大。展望未來,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既面臨著挑戰,也充滿著機會。從兩岸人民的利益和福祉出發,積極推動兩岸互惠互利的農業合作,兩岸農業的交流與合作必定有廣闊而美好的前景。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龍新;魏玉棟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