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臺商陳孟邦:首推高新臺資項目落地平潭

  時間: 2012-05-25 15:59     來源: 福建日報     
 
 

  17日,在平潭綜合實驗區金井灣組團協力科技産業園建設現場,協力科技産業園項目之一的封裝廠正加緊施工,一樓主體工程已建好,二樓正進入混凝土澆築階段。

  “因為是高新技術産業,不同於普通廠房,裏面佈局很複雜、技術要求高,除了核心的潔凈車間之外,其他車間也基本上要求防靜電裝修,我們一定要做好每一個細節,確保10月份能安裝設備,年底投産。”協力(平潭)科技集團副總裁、協力微整合電路﹙平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孟邦正指導技術人員做好裝修佈局的前期準備工作。

  陳孟邦告訴記者,協力科技産業園整合電路的設計研發團隊現主要在臺灣新竹和大陸深圳,待3年以後園區條件具備,將遷至平潭。“現在科技園建設進入重要階段,每週我基本都要到平潭,指導培訓員工,進行車間裝修、設備採購等。”陳孟邦説,科技園現已從全國各地招聘70多名管理人員進行培訓。

  協力科技産業園作為實驗區首個動工的具有臺資背景的高新技術企業,將在園區內打造包括設計研發、晶片製造、封裝測試、下游應用在內的整合電路全産業鏈,這在大陸尚屬首個。該産業園位於金井灣片區內,總規劃面積約90公頃,由晶片産業區、設計研發中心、下游産業區、配套綜合區、配套生活區5個功能區組成。

  陳孟邦與平潭“結緣”是在2010年,這一年,協力科技準備在大陸選擇一個合適的城市建立協力科技産業園。為此,協力科技成立“決策團隊”,陳孟邦就是其中一員,他們奔赴全國多個城市考察。“與其他城市相比,平潭還是一張白紙,工業基礎為零,基礎設施薄弱,交通條件不完善,一開始怎麼也想不到會選擇投資平潭。”講起當時的決策,陳孟邦感嘆不已。

  是平潭的發展前景吸引了他們。在多次交流中,他對實驗區設立背景、優惠政策、建設態勢、發展前景有了初步了解。“決策團隊”用超前的眼光分析判斷,認為平潭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潛在優勢。“雖然當時平潭《總規》還沒獲批,但我們看好平潭發展前景,未來這裡將成為兩岸交流的‘橋頭堡’。”陳孟邦説,實踐證明,他們當時的選擇沒有錯,如今,國務院已正式批復實施《總規》,平潭已步入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快車道。

  2011年8月,協力科技産業園項目動工建設。“從簽約到動工,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這得益於實驗區管委會扁平化、高效率的管理體制及運作機制,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服務型政府開放、創新的新形象。”陳孟邦説,實驗區給予協力科技園區建設最大支援,只要園區有需要,實驗區就第一時間協調、解決。

  此後,陳孟邦頻繁往來于兩岸,也見證了平潭的高速發展。去年11月底,“海峽號”直航臺中,構建起兩岸海上直航通道,陳孟邦作為臺商被邀請參加首航。“‘海峽號’具有時間最快、價格最低、效率最高、效益最大等優勢,我家就在臺中,現在從平潭回臺灣一定選擇乘坐‘海峽號’,早上出發,還不到中午就到臺中了。”陳孟邦説,協力科技産業園很多高端研究人才都是從臺灣過來的,海上直航通道的建立,將有利於公司人員往來,有利於打造“臺胞第二工作圈”。

  陳孟邦介紹,由於看好平潭發展前景,協力科技決定追加一條具有世界先進水準的晶片生産線,一期投資額由57億元增至73億元,協力科技的總部也將設立在平潭。陳孟邦説:“我相信協力科技産業園在平潭建立和發展,將會帶動IC相關的一大批高科技企業來平潭,將推動平潭的經濟發展。”

  如今,陳孟邦已習慣在平潭的生活,等科技園投産了,他打算在平潭常住。“平潭是個美麗的海島城市,未來這裡將吸引許多臺灣人過來投資興業,我只是一個先行者,當然我也會推薦更多朋友來平潭考察、投資。”陳孟邦説。

 
編輯: 馬迪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