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臺紡織企業若能優勢互補,合作空間無限。”昨天在南京閉幕的2010兩岸精密機械産業合作及交流會上,臺灣紡織機械專業委員會會長、伯龍機械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炳賜發出感慨。
坐在一旁的江蘇省機械工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解晉迅速接話:“江蘇紡機産量佔全國1/3,很多産品代表了大陸紡機製造的最高水準。現在很多江蘇紡機企業面臨轉型升級,急需融入更加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理念。”
得到解晉的積極回應,王炳賜興致更高了。他分析,江蘇紡機的強項在於紡織前道工程,如紡紗機、清華機等,臺灣紡機的強項在後道工程:如大圓機、染色機、定型機;江蘇紡機價格競爭力強,臺灣紡機産品多樣化,外銷渠道較多;江蘇紡機多用天然纖維,臺灣紡機多用於人造纖維。
紡機是紡織業的核心,江蘇紡織服裝業在全國地位舉足輕重,但不少高端紡機進口自日本、德國等國。解晉説:“要是蘇臺紡機企業加強行銷渠道、技術研發和産業鏈等方面合作,我們的紡織服裝業發展會更快。”聽到此,一位江蘇服裝企業老總快人快語:“高附加值帶來的財富得留在我們自己口袋裏。”
穿行兩岸交流會,記者發現,不僅僅是紡織機械,蘇臺企業家在風力與核能發電設備、軌道交通、醫療設備等領域的合作興趣也非常濃厚。承辦此次會議的江蘇省機械工業聯合會介紹,此次會議上,兩岸精密機械産業簽署了4份合作意向書。一位臺商告訴記者:“蘇臺企業優勢互補,今後,我們要聯手‘搶’全球訂單。” 本報記者 黃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