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及香港各界探討“後ECFA時代”合作新空間

時間:2012-10-30 08: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香港10月29日電 (記者 賈思玉)第三屆“後ECFA兩岸民企經貿論壇”29日在香港舉行,本屆主題為“拓展兩岸三地民間經濟合作新空間”。兩岸及香港政、商、學各界領袖和專家匯聚於此,探討在當今國際經濟形勢下,民營企業如何加強合作,共同抵禦外來風險,同時促進大中華經濟整體發展。

  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楊崇匯、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中央駐港聯絡辦副主任楊建平、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林豐正等到場主禮。

  海協會常務副會長李炳才在此間致辭指,自2008年,大陸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簽署了包括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在內的18項協議以來,兩岸經濟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進展和突破,包括:全面實現直接“三通”;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機制化大幅推進;以及金融合作、産業合作、經貿團體和人事往來密切等。

  他表示,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形勢下,香港在兩岸關係中的橋梁作用沒有削弱、反而強化。去年,港臺兩地貿易額達3300億港幣,較1997年翻一番;臺灣在港設立的地區總部、辦事處數目去年為446間,較2001年翻一番。他説,相信未來香港能為推動兩岸關係作出更大貢獻。

  林鄭月娥致辭稱,經過多年發展,兩岸三地的經濟已整合為一個優勢互補的産業結構。繼CEPA和ECFA之後,香港和臺灣也應訂定一些相若的制度化經貿合作安排,令“鐵三角”的貿易夥伴關係更為鞏固,期望兩地儘早就此展開具體磋商。從未踏足臺灣的她還説,希望將來有機會到美麗的寶島走走、看看。

  在專家演講環節,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就“ECFA成效和兩岸經貿關係展望”發表觀點。他認為,ECFA實施成效顯著,在週邊嚴峻經形勢下,兩岸貿易卻大幅增長,其中在貨物貿易方面,兩年累計節省10億美元關稅。他又指,ECFA不可能“包治百病”,但制度性保障目前比直接受益更重要,而未來兩、三年,兩岸應儘快完成簽署ECFA後續協議。

  是次論壇由香港民間團體世界華商聯合促進會、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聯合會和臺灣工商協進會主辦。首屆于2010年在臺北舉行,次年在杭州舉行,今年則移師香港。港、浙、臺三會還在港簽署了“合作宣言”。

  輪值主席、世界華商聯合促進會會長許榮茂表示,面對當前國際經濟形勢疲弱的大環境,深化兩岸三地經貿合作刻不容緩,而民間企業是合作的中堅力量。“後ECFA兩岸民企經貿論壇",旨在打造一個以兩岸三地企業家為主體、聚焦兩岸經貿合作、服務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機制化論壇。(完)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