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河洛文化對臺商投資有很大吸引力

時間:2010-09-27 23:34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9月27日河南消息   “來到河南總有到家的感覺,文化的傳承是深深的烙印在中華民族每個人的DNA中的,文化的吸引力是一百年、一千年不變的,正是這種無以言表的東西時時刻刻吸引著我們回家。”

  以“同根同祖同源,交流合作發展”為主題的“2010河南臺灣月”活動將於明天在鄭州開幕。值此盛會之際,本網記者專訪了前來參加本次活動的臺灣高雄縣燕之巢扶輪社社長潘建芳。就河南對於臺商有何吸引力的提問,潘建芳先生表示,河洛文化對臺商乃至世界各地的華人投資者都有著深深的吸引力。

  “河洛”一個小小的名詞,卻情牽著同宗同祖、同根同源的豫臺兩地。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2007年到河南拜祖時,就曾自稱“河洛郎”,並深有感觸的説中原是所有中華兒女心靈的故鄉。據了解,元朝時期,朝廷禁止説河洛話,河洛郎南遷,在閩南一帶形成了獨特的“閩南話”,閩南話就是河洛話。臺灣“四大族群”中,“河洛郎”人口最多,約有1500萬,佔全臺人口總數的七成,一代代説“河洛話”的“河洛郎”,是開發臺灣、建設臺灣的主力軍。

  “家譜記載,我是河南滎陽人,我們小時候不知道總説自己是“榮”陽人,因為感覺這兩個字很像。”潘建芳于1992年來到大陸投資,最早是在沿海的深圳、東莞地區,然後進軍上海、昆山,現在來到河南考察。從沿海逐漸發展到內陸,潘建芳的投資歷程基本上就是臺商投資地域變化的一個縮影。“以前臺灣人一般都認為臺灣的生存品質高於大陸是一個很大的優勢,但在上海、昆山生活多年,我覺得那邊已經很不錯,這次走進安陽、鶴壁、焦作等地後,我才發現內陸城市發展的真的很不錯,各方面配套設施發展健全,可以説5年到10年內大陸的生活品質一定會超越臺灣。”

  河南是“中國之中”,承東啟西,連南貫北。北煤南運、西氣東輸、南水北調都要經過河南。礦産資源豐富,煤、石油、天然氣儲量都在全國前列,同時擁有3000多萬富餘勞動力,在東南沿海屢遭“用工荒”之時,河南的“人之勢”將為中原崛起提供有力的保障。“臺商的投資正在階梯化轉移,加之河洛文化的吸引力,正是河南招商引資的良好契機。以我的感覺,如果河南政府能夠很好的利用河洛文化,去吸引臺商投資,河南省會變成下一個繼深圳、上海之後的投資熱點區域,因為河洛文化對認祖尋根的臺灣人有著很大的吸引” 潘建芳説。

  潘建芳表示,以前大部分臺商不了解河南,覺得這裡是很貧窮的地方,因為在沿海地區的打工者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河南,來到這裡考察後才發現這裡很多地方已經發展的很好,“鄭州以北地區的人幾乎都是不出去打工的,因為那邊有工業,河南的南北發展差距比較大,河南真的要加大招商力度”。

  據了解,在河南累計批准的1萬家外商投資企業中,臺資企業有1500多家,已有包括臺灣台塑、富士康、旺旺集團、晶誠科技等在內的臺灣多家知名企業來河南投資。臺胞在鄭州乃至河南經濟社會建設中已成為一支重要的力量。

  “臺灣月真的是大手筆的活動,通過這次活動的契機,建議政府要多多加大宣傳,加大河南旅遊對臺灣人的吸引力。”

  潘建芳介紹説以前臺灣很少有人來河南旅遊,因為不知道河南有什麼特色可以參觀,但很多臺灣人去北京看故宮、看明清的遺址,他到了安陽殷墟遺址看了夏商周文化,才發現“河洛郎”真正的根是在這裡,河南的文化歷史比北京還要長,而且北京清朝時是滿人的文化,夏商周文化才是真正的河洛文化,這是一個文化方面極好的宣傳點,就地理景觀方面,焦作的雲臺山景區風景又是那麼獨特秀麗,“回到臺灣後一定要告訴我的親朋好友來河南走走看看,並建議我的臺商朋友一起來‘逐鹿中原’。”(記者 董潔)

編輯:董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