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霜雨雪話挑鹽
 
 
  來源:      日期:2006-06-16 17:14

 

  在中國歷史上,鹽稅曾是國家重要的稅收之一。翻開《程鄉縣誌》和《清乾隆嘉應州志》,也記著鹽稅一項,明朝全縣一萬多人,按人口納鹽稅:每人派銀一分六厘二毫,全縣可收二三百兩鹽稅銀,其中還要上交潮州廣濟橋鹽場的稅官三十七兩。清朝初期也是按人口計鹽稅,每年也只不過是收到鹽稅幾百兩。乾隆47年,梅州來了個精明的巡撫范時崇,這位范巡撫明察暗訪過後,發現:按梅州的人口計鹽稅走私、漏稅現象嚴重。如果按當時梅州的人口消費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那麼每年從潮州廣濟橋運來的幾百萬甚至上千萬斤鹽銷往何處了呢?

  范巡撫追根索源。原來,這些鹽從水路到梅江、琴江、寧江後,分送到各地的鹽倉,再由這些鹽倉流散到江西一帶。乾隆47年後,由人口派鹽稅收改為按斤兩派鹽稅。單梅縣一地的鹽稅就由幾百兩銀子猛增到七千四百兩,興寧更多。因為當時興寧離江西路途近,江西來的挑夫多聚集在興寧,也帶動了當地人挑鹽擔上江西。所以當時興寧每年徵鹽稅九千多両,比梅州多二千多両銀子。可以想像當時的挑鹽盛況:從梅州各地鹽倉每人挑鹽100斤左右風雨無阻,沿著嶇崎曲折的山道往江西方向慢慢前進,每天走50公里至60公里,經過相公坪、平遠八尺、鬥牛崗、鄒坊、八角亭、吉潭、城崗均門嶺、很多人挑著挑著,突然倒在地上就再也沒有起來。據老輩挑鹽人回憶,在路上,時常看到倒下去的死屍等待著家屬前去埋葬。

  從梅州有鹽史以來,死在挑鹽路上的究竟有多少?無法統計。這至少五、六百年的挑鹽史關係到幾十代人。梅州最後一代挑鹽人的歷史結束在建國初期公路開通以後。梅縣、興寧一帶還健在的挑鹽老人年紀大多都已在八十多歲高齡,因為年邁體弱,有許多也都不能接受採訪了。為了能及時記錄這些客家老人即將消失的珍貴歷史,我們曾沿著當年挑鹽老人北上江西挑鹽擔的路線到平遠的八尺、鄒坊八角亭採訪。這一帶的最後一批挑鹽老人健在的也不多了,年紀也都是70多歲了。當我們採訪這些老人時,一談起舊時挑鹽上江西的苦難經歷,他們仍然心有餘悸。

  根據住在平遠鄒坊八角亭的老人回憶,他的父親年輕時力大如牛,挑鹽擔最多時可以挑兩百多斤,因此每天可以掙到五、六升米。而梅縣、興寧一帶挑鹽擔上江西的大多數都是客家婦女,講起這段歷史,老人們便七嘴八舌講開了。

  “你叫脈個伯母?”

  答:“芸香伯母、葉巧英????,10天才挑到四斤粉、四斤油。”

  對於力氣較小的婦女來講,出門10天能掙到一升米或四斤粉、四斤油,也是一項很好的生活頭路,難怪梅州各縣挑鹽上江西的人絡繹不絕,而且前仆後繼一代接一代的人在這條路上謀生。特別在抗日戰爭爆發後,梅州靠華僑接濟過日子的僑眷因僑匯中斷,也加入到這個隊伍裏來,因此挑鹽擔的人數激增。梅縣石子嶺僑眷淼古伯母一講到以往挑鹽擔的苦日子,就打開了話閘子。

  聽眾朋友,從這些老人的回憶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曾經作為梅州地區客家人一項重要來源的挑鹽史,是充滿苦難和血淚的歷史。

                                                                                                編輯:曉亮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