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烈慶祝青藏鐵路全線試運營
台灣網 | 頻道首頁 | 專題首頁  | 最新報道   | 聚    焦  | 青藏鐵路概況 | 科技之光  | 環境保護 | 兩岸記者青藏行
青藏鐵路答疑手冊  |   了解青藏新窗口    |  玩家遊青藏  |   雪域風光  |   青藏鐵路效益  |   各方評論  |   圖看青藏
 
青藏鐵路通車在即 藏民夢想與生活更異彩紛呈
 
 
  來源:      日期:2006-06-28 10:31

   

青藏鐵路資料圖片

    編者按:鐵輪滾滾,汽笛長鳴。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雪域“鋼鐵巨龍”———青藏鐵路7月1日全線開通試運營。

    雪域通天路,架起了青藏高原與祖國內地直接相連的鋼鐵大動脈,將成為青藏地區人民的致富路、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進步路、構建和諧社會和實現西藏長治久安的穩定路。

    通向繁榮之路——沿線藏族牧民眼中的青藏鐵路

    本刊記者 王聖志 賈立君 拉巴次仁

    青藏鐵路建成通車,對於沿線的藏族百姓來説,不僅意味著經濟上的強力推動,還將帶來深刻的社會巨變。藏族牧民的夢想與生活,因為鐵路而變得異彩紛呈。

    一

    因為青藏鐵路,藏區以另一種姿態進入了我們的視線。青藏鐵路格拉段(格爾木至拉薩)在青海省全長588公里的線路內,白瑪卓瑪家是惟一的拆遷戶。現在,她家已經在向陽的山坡上蓋起了三間新房。一家人感到很滿意,愉快地接受了政府給予的8萬元補償。

    白瑪卓瑪家餵養了600多只羊、80頭牦牛,還有馬和駱駝。青藏鐵路穿過她家400畝的牧場。為了便於通行,中鐵三局專門增修了一條可供車輛和家畜出入的鐵路通道,並且幫助她家整修了山溝裏的運水臺階。

    當初,政府要求她家搬遷時,這位從未見過火車的藏族老阿媽怎麼也不理解。但聽説如果改道就要增加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的投資,相當於幾萬隻羊的價錢後,就立刻答應了。

    她的女婿昂南是個見多識廣的藏族青年,他告訴白瑪卓瑪,從這兒坐火車到拉薩,“最多只要半天時間”。白瑪卓瑪很激動。以前,她騎馬去拉薩朝拜要走一個月。“我每年都要坐火車去拉薩朝拜。”白瑪卓瑪逢人便説,臉上每一條皺紋都透著笑意。

    二

    從白瑪卓瑪家南行,翻過唐古拉山口,便到了西藏北部牧區。

    青藏鐵路恰好穿過藏北牧區,使這片被譽為“世界上除了月亮背面之外最神秘的地方”,吸引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的目光。

    藏北高原在藏語中被稱為“羌塘”,意思是“北方平原”。它在唐古拉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及岡底斯山脈環抱之中,包括阿裏部分地區及幾乎整個的那曲地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世代生息著逐水草而居的藏族遊牧民。

    千百年來,因為缺氧、暴風、雪災、野獸威脅以及土地的不可耕,遊牧成為他們惟一的出路。

    “為什麼不搬出去,到海拔低的地方居住?”很多人都會這樣問藏北人。大部分牧民會衝你笑笑,也有人會將那首古老的羌塘古歌唱給你聽:

    遼闊的羌塘草原呵,

    在你不熟悉它的時候,

    它是那般的荒涼,

    當你熟悉了它的時候,

    它就變成你可愛的家鄉。

    世代以放牧為生的牧民嘎洛一家生活在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腳下,這裡將是西藏最先看到火車的地方。嘎洛説:“我們家祖祖輩輩都沒離開過這裡,我盼望著能坐火車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當雄縣一戶牧民的帳篷前,鐵路路基從附近通過。這兒的雲很低,綠油油的草場和白色的羊群、黑色的牦牛,以及起伏的雪山,構成一幅美麗的田園圖畫。

    我們看到帳篷旁有個藏族姑娘,她彎腰撿起一塊牛糞,砸向另一塊牛糞,再用雙手捧起牛糞塊向後一拋,牛糞便以優美的弧線劃過頭頂,不偏不倚地落在她身後的筐內,伴隨的是她婉轉嘹亮的歌聲。

    撿牛糞的姑娘叫群桑卓瑪,今年16歲。撿牛糞的動作被藏族女子重復了無數次,在外人眼中既臟又累,但她們卻將牛糞視為珍寶。

    在茫茫的青藏高原,寒冷的冬季佔去了一年的大部分。在漫長的8個月裏,由於煤炭資源缺乏,牛糞是牧民的主要燃料。然而,牛糞的長期、大量被燃燒,剝奪了草原的理想肥料。

    群桑卓瑪笑著告訴我們:“等火車通了,我們家燒火做飯就可以不用牛糞了。聽説煤燒得時間很長,不像牛糞不經燒。等家裏有了錢,我最盼望能到內地的藝校學唱歌。”她的臉上浮出了天真的笑容。

    樂觀的藏族人大多能歌善舞,這是他們傾訴感情的主要方式之一。也許,群桑卓瑪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她能用最優美的歌聲,來歌唱家鄉的變遷。

    不僅僅是煮飯,鐵路的開通將使260多萬西藏居民的生活方式一點一滴地發生改變。

    青藏鐵路開通後,75%的進出藏物資將由鐵路承擔。鐵路帶來了祖國內地便宜的煤、食品等資源,減少人們對當地生物燃料等資源的需求,這將深刻改變西藏城鄉居民的資源消費結構,進而改善西藏的生態環境。

    三

    那曲縣古露鎮,是青藏鐵路必經之地。6月中旬,這個唐古拉山腳下不足2000人的小鎮,洋溢著歡騰喜慶的氣氛。人們熱盼火車快快到來,也為尋找各自的商機而忙碌起來。

    今年59歲的卓嘎阿媽,在開了7年的藏式茶館門口招呼著客人。這座緊鄰青藏公路的土墻木梁茶館,與數百米外青藏鐵路旁邊的鋼筋水泥房子相比,顯得陳舊了許多,但30多平方米的屋裏,5張桌子旁都坐滿了客人。

    老人説,前幾年自己缺乏意識,等她醒悟過來時,火車站旁邊的空地已被別人佔光了。靠青藏公路過往旅客賺了錢的卓嘎,眼下十分嚮往在鐵路邊上修建新茶館。“還是路邊好啊,可惜我們動手晚了。”不過,她正在與鄰居協商,準備擴展這個舊茶館的營業面積。“我想一邊賣茶,一邊經營旅遊紀念品”。

    如今,在青藏鐵路沿線,像卓嘎老人一樣計劃賺“火車錢”的人很多。我們發現,只要有火車站的地方,都人氣大旺,锃亮的鐵軌兩旁立起了排排漂亮的新房。

    四

    在藏族百姓看來,這條神奇的鐵路不僅能夠把高原上稀缺的東西運進來,把這裡的牛羊運出去,世代放牧為生的他們還能坐火車去看看外面的風景,他們與世界的距離正在拉近。

    在當雄縣羊八井鎮採訪,我們和藏族青年平措朗傑相遇,他指著不遠處的青藏鐵路説:“如果通車了,我每年要收購幾萬張牛羊皮販賣到外地,還準備在羊八井鎮開個皮貨店。”

    平措朗傑如果用卡車運輸皮貨,一卡車運到西寧的費用高達2000元。“用卡車拉貨運量少,也不安全。有時遇上暴風雪,青藏公路發生交通堵塞,我們就得忍饑挨餓,一車貨從拉薩運到西寧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除去運費,一張羊皮只能賺一元錢。”平措朗傑説。     我們問他:鐵路修好後,你們願意定居嗎?擔心大批內地人到西藏來嗎?他笑著説:“遊牧很辛苦,如果能定居,當然是我們所希望的,這樣可以減少草場的破壞。內地人到這裡做生意是正常的,就像我們也經常去內地一樣。”

來源:半月談

編輯:weim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