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交流-第一屆兩岸民間菁英論壇在滬舉辦-精彩言論
 
澳門日報:“兩岸民間菁英論壇”積極推動直航
 
 
  來源:      日期:2005-09-19 12:43

 

 
  由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臺灣工作辦公室與親民黨中央黨部舉辦的首屆“兩岸民間菁英論壇”日前在上海閉幕。與會者就大陸經濟發展與臺商在大陸投資、兩岸直接通航問題、兩岸農業交流合作的前景與方向、兩岸投資貿易正常化等議題展開熱烈討論,各抒己見,並形成了四點共同建議。其中以兩岸直航議題最受關注。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在開幕式演講中提出推動“臺北——上海試點直航”來加速兩岸直航,作為近期目標。其理由為:首先是因為臺北與上海兩大城市,地理相近、人民生活水準接近,且雙方民眾和貨物的往返流量大,顯然推動兩市試點直航有其必要性;再者,推動兩市試點直航可以嘉惠大上海地區的五十多萬台商,節省大上海地區臺商往返兩岸的時間成本;更重要的是,兩岸要迎接國際化的挑戰,外商公司、外資企業及臺商都需要便利的交通來達到佈局全球的目標。他指出,上海超過五十萬的臺商,都在企盼早點直航。兩地直航若能實現,匯集在上海的便利,將造成新的形勢,最終形成“上海、臺北、香港”這個新的“經濟金三角”。 

  出席論壇的兩岸專家學者均認為,兩岸直航已是形勢逼人,不僅勢在必行,更應只爭朝夕。只有實現直航,才能眞正的方便人員往來,節省運營成本;才能眞正實現産業分工,促進經濟共同發展。親民黨籍“立委”劉文雄指出,大陸的發展一日千里,東海大橋、大小洋山深水港的啟動,很可能令臺灣原有的“優勢”進一步削弱,若兩岸實現海運、空運直航,一年將節省1000億元新台幣,還會帶來更為廣闊的經貿合作空間。 

  事實上,遲遲未能直航,已使臺灣的經濟發展及前景受損。臺灣經濟已發展到一定的限度,兩岸直航已成為島內經濟突破增長極限的關鍵,倘若無法實現直航,島內經濟真正的問題會逐漸顯露出來。如外商國際採購中心搬去大陸,營運總部移去上海等。類似動作對島內經濟的影響將在3、5年後逐漸顯現。民進黨執政5年多,臺北美國商會會員廠商已自過去的600多家減至400多家,歐洲商會會員也由400多家降至300多家,撤資的歐美廠商基本上都搬到大陸。近年來,美國商會每年進行的“企業信心調查”,以及歐洲商會每年提出的建議書,都將“改善投資環境”與“開放兩岸直航”列為最大訴求。 

  為此,“兩岸菁英論壇”在形成的四點建議中,第二項就是積極推動兩岸直接通航,提出要儘快實現兩岸客運和貨運包機直航,促進以2005年春節包機澳門協商的方式,就客運包機節日化、週末化、常態化及貨運包機便捷化的技術性、業務性問題進行協商,作出安排,同步實施;兩岸客運包機增加航點,擴大搭載對象,凡持合法、有效證件的兩岸同胞均可搭乘客運包機;兩岸貨運包機採取多種合作方式,共創互利雙贏。同時,推動兩岸定期、定點雙向空中直航,逐步促成2006年開始全面、直接、雙向通航;並繼續擴大兩岸海運業者的合作。大陸歡迎臺灣航商按照有關規定,直接在大陸設立代表處。親民黨則將積極硏究推動解決大陸航商在臺灣設立代表處的問題。此外,親民黨提出以金門、馬祖、澎湖作為“自由貿易特區”試辦點的主張。大陸則將進一步推動擴大福建沿海地區與金門、馬祖的直接往來,繼而實現與澎湖直接通航與往來,促成上述四地更為密切的經濟合作。 

  兩岸間實現直航及“三通”,將全面啟動兩岸在旅遊、貿易、投資、國際合作、能源開發、人力資源合作、大型基礎項目合作、農業、金融、海洋、航空航太等方面的合作,全方位地深化兩岸的經濟關係。而兩岸直航在航空業界早就形成了共識,沒有任何技術及業務上的障礙,只要臺灣當局不再設置人為障礙,兩岸間逐步促成在2006年開始全面、直接、雙向通航的目標是可期的。

  來源:《澳門日報》19日社論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