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海內外專家學者暢談“中國現代化:道路與前景”

時間:2013-03-27 14:24   來源:東方網

  據《新聞晨報》報道,3月23日至24日,第五屆世界中國學論壇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來自海內外的中國問題研究專家、知名學者共同探討在國際化大背景下,中國的發展以及與世界的互動相處之道。

  “中國現代化:道路與前景”是本屆世界中國學論壇的主題。在“中國夢”被提出之後,中國經濟規模高速發展過程、中國文化向外“走出去”過程中,中國面臨什麼樣的挑戰?昨日,在分組討論上,專家學者紛紛闡釋自己理解的“中國夢”以及實現之道。

  “不管中國是進入‘世界工廠2.0版’還是其他時代,一個確定的結論是:中國製造業正處於明顯的轉型中。”

  ——日本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伊藤亞聖

  〔經濟領域〕

  掌握全球佈局的契機製造業需轉型

  “中國夢,需要世界觀。”東方樞紐基金的創辦人龔照勝昨天説,中國需要在全球勢力消長的關鍵時期,掌握全球佈局的契機,邁向一個均富、和諧的社會。

  龔照勝認為,在國際經濟危機環境下,中國企業面臨不少挑戰:産業升級、技術創新、環境規制以及國際競爭的壓力等,一個典型的例子,如蘋果公司在全球産業鏈佈局中,賺得的利潤比例近六成,而中國僅從中賺1.8%。中國缺乏小而好的小微企業,以創業家精神帶動技術創新;中國也是溫室氣體排放大國,汽車、冷暖氣機工廠成為最大的污染源,自然生態遭到破壞,會影響人民健康、生産力衰退甚至經濟發展停滯,一旦環境遭破壞,未來還原的成本代價更高。

  在龔照勝看來,中國企業需要進行多方面的轉型,從出口導向轉為滿足廣大內需,善用政府提供租稅優惠及獎勵政策,投入技術和專利研發,提高産品附加值,尋求資本市場及銀行的支援等。在全球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中國企業有機會化危機為轉機。

  日本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的伊藤亞聖提出了一個有意思的議題:中國的“世界工廠”已經結束還是“世界工廠2.0版本”才剛開始?根據公開資料,日本媒體最先提出中國“世界工廠”概念是在2001年,稱中國已經是電視機、洗衣機、空調、冰箱、微波爐和摩托車等産品的全球最大生産國家;到2003年,中國成為歐美媒體眼中的“世界工廠”,當年最流行的高科技産品i-Pod、遊戲機、電腦、玩具等都是中國製造。但十年後,中國“世界工廠”的時代是否已經結束?

  伊藤亞聖説,按中國産品佔全球市場份額來看,2011年中國的佔有率開始下降;就生産模式而言,以廣東東莞的來料加工為例,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在2010年開始出現衰退。但從工業生産額、出口額和附加額的角度來看,中國世界第一的地位近兩年才快速崛起。不過,不管中國是進入“世界工廠2.0版”還是其他時代,一個確定的結論是:中國製造業正處於明顯的轉型中,包括從沿海到內陸地區、從來料加工型工業到研髮型工業、從外資企業拉動型到民營企業拉動型、從出口拉動型發展到內需勞動型發展。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