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中國道路”吸引世界目光 寫在世界中國學論壇現場

時間:2013-03-27 14:12   來源:解放日報

與會嘉賓聆聽大會發言。 《解放日報》記者 張馳 攝

  春寒料峭,擋不住海內外學界對發展中的中國投來的熱切關注。昨天的上海展覽中心,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00位中外學者匯聚一堂,海內外160余位記者長槍短炮,聚焦于第五屆世界中國學論壇的思想火花。

  如今,中國學開始超越傳統漢學視域下的古典“博物館”意義,把研究重點轉移到活生生的中國——在“中國夢”宏偉目標的指引下,未來中國將沿著怎樣的道路走向現代化?這個東方大國的和平發展又會産生怎樣的世界影響?

  中國要“和平崛起”

  埃及前駐華大使賈拉爾,用並不流利的中文一字一頓祝福這片熟悉的土地——“中國國家進步,人民幸福”,令在場的不少人動容。這位國際關係學者將中國的民主模式稱作發展式民主,即在發展中推進民主,而不是停頓發展搞民主。他認為,西方世界的政治模式和發展道路並非唯一,不一定適用於發展中國家。只有建立在自己文化歷史土壤上的民主模式,才更有生命力。

  比利時布魯塞爾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格拉茨認為,中國的規模已對世界産生舉足輕重的影響,發達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希望中國能擔負起更大的責任;但中國仍處在不斷發展之中,需要闡明它是如何看待自己及與其他大國的關係,這考驗著中國人的政治智慧。

  中共中央黨校前常務副校長鄭必堅強調中國要 “和平崛起”:“和平”是針對某些國際輿論鼓吹的“中國威脅論”,“崛起”則針對另一種“中國崩潰論”。他認為,當代中國必須走、只能走,也一定能夠走通一條世界近代以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國和平崛起即和平發展的道路。

  經濟轉型需全球觀滋養

  2011年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2013年成為全球最大貿易國……中國的經濟成績單亮點不斷。但在全球交往日益密切時,中國經濟的結構轉型也需要全球觀的滋養。

  日本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研究人員伊藤亞聖認為,世界工廠是中國經濟的重要元素。雖然國際學界出現了世界工廠是否將打上終止符的爭論,但伊藤亞聖認為,數據表明,新世紀中國製造業的國際市場佔有率,以及中國國內的空間分佈、産業和需求結構等都出現了巨大變化。世界工廠不會結束,相反很可能是即將崛起。

  新能源經濟、第三次工業革命等前沿熱點,很可能蘊含著中國經濟實現轉型的契機。創立“第三次工業革命”概念的傑裏米裏夫金在書面發言中認為,儘管蘊藏著豐富的煤炭和天然氣資源,但中國更需要關心20年後自身將會處於什麼位置——是深陷於日薄西山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之中,繼續依賴化石能源與技術,還是積極投身第三次工業革命,大力開發可再生能源?

  以文化的自信追求多元共生

  歷史上,希臘、西班牙、英國、美國等都曾對外進行大規模的語言、文化乃至價值的輸出。當代的中國學研究者都在關注,快速發展中的中國會以怎樣的方式輸出自己的文化?中國是否會走上一條同化世界或者被世界同化的道路?

  現定居芝加哥的華裔學者譚中,以其多樣化的文化經歷給出了自己的判斷。他説,從歷史和文化生態角度來看,中國將成為家園式的“超大國”,而不會演變為對外擴張的“強權國”。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教授盧漢超則敏銳地注意到,近年來西方學術界出現了一種 “唱盛中國”的論調和傾向,“這種觀點強調了中國歷史的延續性,反映了西方學界試圖以此來解讀中國迅速崛起的歷史文化根源。”對此,多位學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華文化有著自身的特點,但切忌在內外某些思潮的鼓吹下,盲目推崇“中華文化優越主義”。

  北京大學教授樂黛雲説,中國文化要與世界多樣文化共存,要走向世界、發揮作用:一要找準出發點。不應單方面地向世界灌輸中國文化,也不能只著眼于宣揚 “國威”。當前人類最大的利益是各國文明多元共生。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深入探究中國文化作為重要的一元,如何參與解決世界性難題,如何反對單邊統治以及抵制“精神殖民”。二要對自己民族的文化自覺熱愛,並對他人文化予以了解和溫情。通過今人的努力和自覺,生長出來新的有世界影響力的思想。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