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交融中的“中國學”、“國際中國學”與“漢學”

時間:2013-03-18 15:48   來源:人民網

  2010年5月26日,美國副國務卿朱迪思麥克黑爾(Judith McHale)訪問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讚揚孔子學院在傳播漢語和中國文化方面作出的努力和成就。

  漢學,作為一種文化標識和學術現象已經風行全球。一種文化熱的背後,必然有深層次的動因。本土文化的繁榮也好,復蘇也罷,與國力的昌盛分不開,這是根。但除此以外,漢學作為學術本身的影響力提升也必須正視。

  漢學應有“實名” 

  近來,北京大學教授嚴紹璗明確提出:應給漢學正名為“國際中國學”。

  其實,關於研究中國的學問到底應該叫什麼,長期以來即紛繁眾多,未有定名,且多有分歧。國學、中國學、海外漢學、域外漢學、中國研究等不一而足。

  如此眾多的名目,總是吸引著學者們試圖去確定一個固定名稱。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漢學的多重含義,有歷史形成原因,也是學術領域伸縮變化的反映。

  漢學,從最狹義的概念界定,是指漢代人的經學研究,著重于名物、訓詁,後世因而稱研究經史名物、重在訓詁考據之學為漢學。

  西學東漸,擴而廣之,於是外國人研究中國文化、歷史、語言、文學等方面的學問,被籠統地稱為漢學。顯然,兩者的研究範圍、研究對象都有所不同。

  遷延至今,最廣義的漢學,實際已經涵括了研究中國政治、經濟、社會歷史、哲學宗教、語言文字、文學藝術、天文地理、工藝科技等各種學問。正因如此,許多學者主張用“中國學”來代替“漢學”。

  “中國學”就是研究中國的學問,是以中國和整個中華民族為對象的學問。

  然而現在,這門學問本身也已經成為專門的研究對象,構成了一項新的學問。

  嚴紹璗認為,目前在中國學術界,已經建立起一門以國際上的中國研究為研究對象的新學科。這門學科的形成正是基於中國學者對世界各地中國文化研究成果的接受、理解、把握和回應。現在已經組成了具有相當數量的研究隊伍,積累了或是公開出版了具有相當規模的研究著作。而且,已經在大學裏設立起了相當多的有關課程。

  近年來人們看到,以“國際漢學”為名目的期刊或出版物在書店內頗為顯眼。這項研究的基本要求,是研究者必須掌握一門外語,掌握國外中國學的動態與狀況,具有國際視野。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的研究者已經展開了與國外研究者平等的學術對話,擁有了相當的話語權,成為了世界研究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層面。

  鋻於這門學科的研究業績,有學者開始向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相關部門呼籲,在人文社會學科目錄中承認這一學術的學科地位。

  至於漢學本身名稱能指太多的問題,北京語言大學教授閻純德對記者説:“大概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大家對漢學和中國學的説法就同原來不一樣了。過去通常認為,漢學這種提法本身對中國文化是有歧視性的。現在,無論稱漢學還是中國學,實際所涵蓋的內容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差別。在日本,現在稱日本中國學。歐洲的漢學也不是純粹地用經典來研究文史哲經。漢學不只包括傳統漢學,還包括現代漢學,可以有漢學和中國學兩種名稱,但是,目前國內還有諸如世界漢語學等幾種叫法,這樣就不太好。”

  “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於約則謂之不宜。名無固實,約之以命實,約定俗成謂之實名,名有固善,徑易而不拂,謂之善名。”

  這段出自《荀子正名》的話,講的正是名實關係。推而廣之,一個學科若有了相應的名分和通稱,無疑會對這個學科的學者認同和健康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