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9月,中國和韓國剛剛建交不久,韓國輿論研究所便致函中國社會科學院,希望能夠提供中國大陸與臺灣間新聞交流的情況。韓國對海峽兩岸新聞交流感興趣,顯然是出於這樣一種考慮:在兩岸從對峙走向交流的過程中,新聞媒體起了何種作用,大陸一方的政策、方針是什麼。
在隨後短短的10天內, 我和我的兩位同事完成了一篇2萬字的報告。文內首先回顧了兩岸新聞交流的突破。那是1987年9月15日,臺灣《自立晚報》記者李永得、徐璐借道東京來到北京,由中國新聞社接待在大陸進行了採訪,儘管他們回去後,受到當局的法律追究,但此後臺灣記者赴大陸採訪成為無法阻擋的潮流。事隔近4年後,1991年8月由於發生閩臺漁事糾紛,新華社記者范麗青、中新社記者郭偉峰作為中國紅十字會代表的“隨行記者”才首次踏上寶島,但雙方均視他們此行為“特殊情況下的特殊處理”。又一年過去。1992年7 月,直到臺灣當局通過相關條例,使共産黨員赴臺的障礙解除,經海協、海基兩會反覆協商,9月5日,大陸記者赴臺採訪團一行18人到達臺北,方才真正實現兩岸較為正常的雙向新聞交流。當我和我的同事撰文之際,細檢一件件往事,最大的感受就是,走到這一步是多麼不易。
1992年以後,兩岸的新聞交流日益擴大,形式也多種多樣。到1994年,臺灣來大陸採訪的記者已達3000多人次,大陸赴臺灣採訪的記者也有約500人次。兩岸均認識到在相互溝通和增進了解方面,新聞媒體擔負著重要作用,以至在1993年《汪辜會談共同協議》中確立了這一原則:“雙方同意積極促進兩岸新聞界交流,促進新聞媒體負責人及資深記者互訪”。之後,兩岸新聞界的互動上了一個新臺階。但是自1995年下半年起,隨著兩岸關係跌入低迷狀態,新聞交流的開展也受到影響,這不能不説是一件遺憾的事情。
10年來,兩岸的新聞交流儘管一波三折,但它在兩岸中所起的獨特的橋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先後訪台的大陸媒體負責人和資深記者一再指出:新聞媒體的天職是提供資訊,反映民意,促進了解,兩岸需要消除歧見,增加共識,故兩岸間的“溝通”重任自然落在媒體身上。隨著兩岸經貿往來日益頻繁,各領域交流的廣度與深度日益拓展,新聞媒體不僅要忠實反映這種聯繫和交往,揭示互補之需,而且應該營造好的輿論,推進這種聯繫和交往。基於這種認識,大陸方面始終對臺灣新聞媒體敞開方便之門,不僅大陸有重大事件發生時臺灣記者可隨時來採訪,連大陸最高政治層面的重要會議——中共黨代表大會和人大、政協會議也早都對臺灣記者開放。臺灣記者來大陸採訪,申請渠道通暢、手續簡便,沒有任何問題,一些臺灣媒體事實上已處於在大陸常駐的狀態。到1996年底,臺灣來大陸採訪的記者近5000人次,數倍于大陸記者赴臺採訪人數。為了向臺灣記者的採訪提供更好、更方便的服務,進一步簡化手續,提高效率,國務院臺辦于1996年12月1日頒布了《關於臺灣記者來祖國大陸採訪的規定》,進一步體現了大陸方面推動兩岸新聞交流的誠意。
毋庸諱言,由於兩岸長期隔絕,且體制、理念不同,新聞交流中也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但只要雙方都站在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的發展與騰飛的同一立場,以兩岸民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就能夠溝通並不斷達成共識,做到長相知,不相疑。為此,新聞媒體的報道應週全、客觀、準確。大陸新聞界訪台第一人的郭偉峰以自己深切地感受一言道出雙方媒體應抱的原則:報道要有利於兩岸關係的發展和有利於兩岸民眾的相互了解相互團結,在採訪中,兩岸記者都應有一種高尚的人格——彼岸是我的土地,是我的兄弟姐妹,是我的愛心所在,只有這樣才能出真正的好新聞。
在人類邁向新世紀的時刻,兩岸交流應有大手筆。今天我們評價歷史,明天歷史評價我們。願兩岸新聞界更加努力!
此文獲海峽之聲廣播電臺1997年舉辦的《話説兩岸交流這十年》大型徵文活動一等獎
作者:閔大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