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媒體推出系列報道
7月1日全線通車的青藏鐵路,隨即成為島內各媒體爭相報道的焦點。除進行現場實時報道外,還辟出欄目,進行專題和特別報道,詳盡介紹這一偉大的世紀工程。
青藏鐵路通車前,東森電視和中天電視就分別播出了“盧秀芳千里走青藏”和“飛躍青藏,快鐵上青天”的專題報道和特別節目,詳盡地報道了這兩家電視臺記者較早前隨同試行列車進藏的興奮心情和沿途所見、所聞、所思,驚嘆高原自然景觀之美,盛讚青藏鐵路的建設,克服艱難險阻,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而《中國時報》也是提前4天就開闢了青藏鐵路通車系列報道專欄。
青藏鐵路通車當天,臺灣東森、TVBS、年代、中天等電視臺等都在第一時間報道了“青藏鐵路通車,胡錦濤出席剪綵”的消息和現場的慶典活動。
《聯合報》7月2日刊登島內學者專文指出:青藏鐵路的完成,貫穿了中國西南部這一大片空白地區,使得中國對南亞次大陸將不再是鞭長莫及,而有更多發展的機會。
TVBS的報道説,征服冰原、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與三峽大壩並列中國現代世紀工程之一,對許多參與修建的人們而言,這條全長1956公里的鐵路,曾是個難如登天的任務,也因此青藏鐵路得到“天路”的美稱。報道亦説,令鐵路老兵們最欣慰的是此次修建過程中,“沒有一個人在工程中犧牲”。
“中央社”介紹説,青藏鐵路不但是世界上最長的高原鐵路,而且是“穿越凍土里程最長”的高原鐵路,同時也是“海拔最高”的火車站和鐵路鋪架基地,堪稱擁有多項“世界之最”記錄。
臺記大嘆不虛此行
記者們都想見證這一歷史時刻,島內媒體也“罕見地”為青藏鐵路打起了“媒體大戰”。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參與這次報道的臺港澳媒體人數至少有上千人。
從北京出發、7月3日晚抵達拉薩的首趟列車,車票“相當搶手”,為了一張車票,從島內剛飛過來的以及在大陸駐點的臺灣各媒體記者動用了各種“關係”,最終只有14位臺記成為幸運兒。對此,這些在一線報道青藏鐵路開通的臺灣記者幾乎以一種“朝聖”的心情來進行這次採訪。
東森電視臺記者楊釗在尋找專門介紹西藏的書籍,他説,儘管東森臺之前已派記者在青藏鐵路沿線進行了三趟採訪,有關“青藏線”的文章看了不少,現在還是想再看看有關書籍,為到拉薩以後的採訪再做點準備。
第一次來大陸採訪的臺灣“中央社”記者陳妍君,高原反應自然少不了。但她邊吸氧邊緊張工作,關注著列車和高原上的每一個新聞點。儘管工作緊張,但是火車上新奇的感受和沿途的風景,還是讓臺記們覺得不虛此行。
“我從來沒有坐火車走這麼遠,在臺灣從臺北到高雄也不過3個小時左右”,臺灣中國電視公司的記者洪年輝説,“我晚上起來上廁所,那些乘務員還在擦窗戶、整理洗手間,他們工作很認真,服務態度都非常好。”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06-07-05 第03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