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記者“西南邊疆行”聯合採訪側記

  時間:2006-08-18 17:11    來源:     
 
 

   穿行于青山碧水間,徜徉在藍天白雲下,10月16日-26日,海峽兩岸20多家媒體的記者在廣西、雲南兩地展開“西南邊疆行”採訪之旅。紅紅火火的邊境貿易、生機勃勃的發展景象,濃郁獨特的民族風情,令兩岸記者大開眼界、流連忘返,最大的感受是“不虛此行”。
  
  跋山涉水看邊貿
  
  西南邊疆行的第一站,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採訪團到達時,正值東盟博覽會召開前夕,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李金早是博覽會的總指揮,忙得不亦樂乎,但還是撥冗接受了記者採訪。他著墨最多的,是廣西既沿海又沿邊,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等區位優勢。離邕之前,記者們來到東盟博覽會的會址----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先睹為快。只見一座造型獨特、構思巧妙的拱頂建築宛如一朵碩大的朱槿花盛開在藍天下,廣西臺辦的同志告訴我們:朱槿花是南寧市花,由組成拱頂的12邊形則象徵著在廣西這片土地上和睦相處、團結協作、共同進步的12個世居民族。
  
  雖然不能親眼目睹東盟博覽會的盛況,但廣西、雲南兩地有聲有色的“邊境貿易”同樣讓記者們感受到了大西南開發開放的強勁脈搏。經過一番艱難跋涉,採訪團來到與越南接壤的廣西憑祥市,這裡與越南諒山市、河內的距離分別是16公里和160公里,境內有憑祥(鐵路)、友誼關(公路)國家一類口岸以及多個出入境通道。近幾年來,憑祥市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大力發展對越貿易,年成交額保持在30億元人民幣以上,佔廣西的1/3強。在浦寨邊境貿易管理區,記者們看到,一間間商店內擺滿據稱來自越南的紅木傢具和工藝品,一輛輛大卡車穿梭兩地,將來自中國北方的蘋果運過去,將越南的桂圓、香蕉等熱帶水果運過來。據説,高峰期時每天到浦寨開展貿易的中越貨車有千余輛,令臺灣記者嘖嘖稱奇。而在另一個邊境貿易點----弄堯,粵強進出口有限公司馬強輝老闆的業跡更讓記者們驚嘆,這位貌不驚人的廣東人,每年僅批發出口婦女用品的營業額就達上億元人民幣。
  
  在與緬甸接壤的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隨處可見的界碑形象地向臺灣記者展示了接壤的含義。中國時報副主編余雨霖説:“臺灣四週都是海,所以我們對陸地邊界沒什麼概念,這次可算是長了見識了。”在瑞麗,記者們看到,中緬兩國邊界犬牙交錯,親密無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不留神就出國了。”當地人員指著一輛摩托車説,這車前輪在中國,後輪在緬甸,引得記者們攝個不停。最令記者們難忘的是,是在弄島鎮乘機動船渡河體驗邊民生活。每天清晨,都有不少緬甸邊民渡過瑞麗江支流南宛河,到中國的集市來互通有無。兩國的貨幣都在集市上流通,不過,緬幣的幣值要小得多。不時可見手握大疊緬幣的緬甸婦女毫無戒心地走過,可見民風淳樸,治安不錯。這種邊民互市點雖然不象瑞麗姐告等國家級口岸那樣,在雲南甚至中國整個對緬貿易中佔有很大份額,但也讓兩國的邊民得到了實惠。弄島鎮的刀鎮長説:“過去邊民是肩提手扛,條件好的騎個自行車,現在都騎上摩托車了。”
  
  載歌載舞迎客來
  
  有人説,廣西美,美在山和水,美在歌相隨,此言不虛。明仕園風光、舊州繡球村、鵝泉風景區,橫跨中越兩國的德天瀑布,處處山明水秀、如詩如畫,臺灣記者驚嘆:原來廣西除了桂林之外還有這麼多的旅遊資源。更讓廣西人自豪的是自己的歌。整個旅程中,車上不停播放的是南寧國際民歌節的錄相,車下迎接你的是“黑衣壯”純凈的歌聲。據説,當年美麗的黑衣壯姑娘一身高貴的黑衣和銀飾,出現在2001年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開幕式,一曲無伴奏演唱“尼的呀尼的呀”,“艷”驚四座!這種效果同樣出現在了兩岸記者採訪團,大家紛紛感嘆“此曲只應天上有!”
  
  如果説廣西的“主旋律”是“黑衣壯”天籟般的歌聲,到了雲南則是悠遠宛轉的葫蘆絲和場面盛大的民族舞蹈唱主角。在德宏景頗山寨、傣家竹樓,好客的村民載歌載舞,迎接遠方的客人,許多記者為現場氣氛所感染,也加入到歡樂的人群中。在保山市騰衝縣僳僳山寨,記者們還有幸“近距離”觀看了僳僳族群眾表演的上刀山、下火海“獨門絕技”。
  
  臺灣中國廣播公司資深譯播夏明珠是第一次來大陸,她説:“這裡的一切真是太美了,聞到空氣中柴火的味道,我幾乎要落淚。臺灣的少數民族不多,這次西南邊疆行,了解到這麼多少數民族風情和他們詳和、安樂的生活,我們會把這一切帶回臺灣去,讓更多的人分享。”
  
  知微見著同胞情
  
  此次海峽兩岸記者聯合採訪時間長、路線多,但所到之處均受到當地政府和人民的熱情歡迎和接待。廣西臺辦李舒林副主任及其他工作人員,全程陪同採訪團在廣西境內的活動;在雲南,瑞麗市弄島鎮的刀鎮長唯恐睡過頭,耽誤陪同記者清晨渡江採訪,竟在辦公室坐了一夜。
  
  兩岸記者在旅途中互幫互助,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高原早晚溫差大,有大陸記者偶感風寒,臺灣同行貢獻出阿斯匹林;山路崎嶇,有臺灣記者暈車,大家急忙送水送藥。大家的成長環境有別,但畢竟是同根同源同文同種的中國人,共同語言相當多,一路笑聲、歌聲不斷。不過,“大同”中有“小異”,知微見著,值得一提。
  
  兩岸記者聯合採訪,雙方的視角卻不盡相同。相對而言,臺灣記者提問的角度更“刁”,更關注細節,並且十分關注環保等問題。另外,臺灣記者每到一地總要詳細詢問當地吸引臺資的政策和臺商在當地發展的情況,折射出大陸商機對臺灣人的吸引力。
  
  工作之外,雙方的興趣也不同。著名哲學家艾思奇的故鄉雲南騰衝縣和順僑鄉居民崇尚教育、詩書傳家,幾乎家家門上都有充滿文化氣息的匾額和對聯,大陸記者看得津津有味,而臺灣記者卻對居民出售的玉器和工藝品更感興趣。
  
  雲南保山頗多當年中國遠征軍滇西抗日遺跡,採訪團參觀了龍陵縣松山抗戰遺址、騰衝國觴墓園等地。大陸記者心潮起伏,感慨萬千;部分臺灣年輕記者卻表現出一定程度的疏離感,讓人不禁擔憂:臺灣公務員考試擬廢考中國歷史地理,高中課本削減了中國史的比例,如果任由臺灣當局的“去中國化”政策推行下去,後果不堪設想。一些臺灣同行也表示了類似的擔心。
  
  山高水長,情深意重。海峽兩岸記者西南邊疆行在邊陲小鎮芒市落下了帷幕。十多天來披星戴月趕路、見縫插針採訪的辛苦,都化作收穫的甘甜。海峽兩岸記者互道珍重,相約來年再見,帶著祝福、帶著期盼,踏上歸程。

記者 王堯

原稿發佈時間:2004-11-10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