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兩岸新聞交流“倒春寒”

  時間:2006-08-18 17:46    來源:     
 
 

  四月十日,臺灣《聯合報》率先披露、臺灣“陸委會”隨後證實,臺灣當局以報道有失客觀中立,刻意誤導大陸民眾為由,暫緩新華社、人民日報兩家大陸媒體赴臺駐點採訪。此一舉動,不啻是臺灣當局在兩岸關係逐漸回暖的時候製造“倒春寒”,輿論譁然,兩岸關係前景亦蒙上一絲陰影。

  “陸委會”拿記者泄憤再添一例

  對於“陸委會”的決定,外界普遍認為,臺灣當局此舉是為了宣泄對大陸制定《反分裂國家法》的不滿,對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前不久率領國民黨參訪團訪問大陸而掀起的島內新一輪“大陸熱”降溫,與“法辦”江丙坤等做法一道,企圖為近一段時間以來兩岸關係的改善勢頭設置障礙。

  實際上,臺灣當局因意識形態考量,拿兩岸新聞交流“開刀”早有先例。筆者二○○二年因以“華文武”的筆名,撰寫大陸首篇點名批評臺灣當局領導人陳水扁的言論,而被禁止在半年內赴臺駐點採訪。筆者的同事中,至少有兩人也因各種原因遭到類似“處罰”。《人民日報》一批駐點記者因該報海外版刊登學者提議對“綠色臺商”進行制裁的文章,而被要求延遲一週赴臺。因此,拿大陸駐點記者泄憤不是什麼突然之舉,而是“陸委會”的把戲,只不過這次“嚴重”到暫時中止大陸最有影響的兩家媒體赴臺駐點採訪。

  妨害新聞自由臺當局陷入四面楚歌

  臺灣當局破壞兩岸新聞交流的做法,除了得到“臺獨”分裂勢力的鼓噪支援外,在島內、大陸和海外均遭到各方面一致的批評和譴責。在島內,國民黨發言人張榮恭表示,兩岸過去10多年交流都是新聞先行。臺灣當局片面中斷的做法,與過去交流方向背道而馳。親民黨發言人謝公秉稱,兩岸新聞交流促進彼此資訊互通,對兩岸關係發展是正面的,如片面中斷,對兩岸交流沒有任何幫助。國民黨“立委”黃德福、親民黨“立委”周錫瑋(最近已回歸國民黨,編者注)都表示,“陸委會”此舉將把兩岸關係推向對立的緊張邊緣,更容易因此引起國際社會的誤解,對臺灣新聞自由産生負面影響,得不償失。

  島內媒體紛紛發表社評及分析文章,批評當局箝制新聞自由,大開民主倒車。《中國時報》載文指出,兩岸新聞交流再度成為兩岸對立、臺灣朝野惡鬥的祭品。《中時晚報》在題為《最笨的招數》的社評中直斥臺灣當局對新聞自由進行可恥的壓制。《聯合報》載文指出,即使是一九九六年臺海危機、一九九八年李登輝發表“兩國論”和陳水扁發表“一邊一國論”,大陸都沒有禁止臺灣媒體到大陸採訪,臺灣宣稱有自由的新聞空間,反制大陸媒體的做法卻是大踩倒車,徒讓國際輿論笑話。

  大陸方面,新華社、人民日報四月十二日以該社臺辦負責人發表談話的形式,分別對臺灣當局做法表示遺憾和憤慨。

  四月十三日,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李維一説,臺灣當局有關部門沒有正當理由就中斷了新華社、人民日報記者赴臺駐點採訪,臺灣當局不合時宜的限制政策和錯誤作法,嚴重影響了兩岸新聞交流的正常開展,破壞了兩岸新聞界的良性互動。希望臺灣當局順應潮流,傾聽兩岸新聞界的一再呼籲,儘快取消不合理的規定和各種障礙,採取切實措施,糾正錯誤做法,確保大陸記者赴臺採訪的順利進行。

  兩岸新聞交流受影響有限

  兩岸媒體互派記者到對岸駐點採訪,是兩岸新聞交流的重要形式,有利於增進兩岸人民的互相了解。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國務院臺辦公佈《關於臺灣記者來祖國大陸採訪的規定》,正式開放臺灣媒體到大陸採訪,目前有8家臺灣媒體派記者以一個月一輪的方式,到北京、上海、福州駐點採訪。臺灣方面在二○○○年十一月公佈《大陸新聞人員進入臺灣地區採訪注意事項》,開放大陸中央級媒體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到臺灣駐點採訪。筆者與同事范麗青二○○一年二月赴臺駐點採訪,成為大陸首批赴臺駐點記者,揭開了兩岸新聞交流新的一頁。此後,二○○四年七月,臺灣方面“試辦”開放中國新聞社記者赴臺駐點,當年十二月,正式核準中新社成為第五家大陸赴臺駐點媒體。

  大陸記者駐臺採訪以來,對臺灣各個方面的發展動態,進行了大量的報道,極大地增進了大陸同胞對當代臺灣社會的了解。新聞媒體確有各自的立場,但是大陸駐點記者的報道始終力求客觀公正。臺灣當局只是因為聽到一些不順耳的聲音,就拿大陸駐點記者“開刀”,充分説明臺灣當局在大陸政策上進退失據,暴露了臺灣當局一些主事者心胸狹窄、目光短淺、決策粗糙,缺乏改善兩岸關係的誠意。

  今年三月四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就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提出四點意見,受到兩岸同胞的普遍歡迎和國際輿論的廣泛肯定。日前中國國民黨參訪團來大陸參訪,在與有關部門的會談中,就加強兩岸經貿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取得了12項初步成果,更使兩岸中國人和國際社會對兩岸關係的緩和和改善充滿期待。這個時候,臺灣當局在兩岸經貿、文教、新聞交流上採取某些小動作,是不合時宜的,也是不得人心的,更是難以阻擋擴大兩岸交流和往來的大勢的。

  “陸委會”的小動作,對兩岸新聞交流影響是有限的,時間也不可能太長。大陸方面不僅沒有採取報復措施,例如中斷臺灣某幾家媒體在大陸駐點,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李維一反而表示,將繼續積極推動臺灣媒體在大陸常駐。相比之下,臺灣方面更是“丟分”。至於臺灣“陸委會”聲稱考慮開放上海、廣州地區的媒體到臺灣駐點,企圖以“地方”代“中央”,則只能是一廂情願的空想。只要不儘快恢復新華社、人民日報記者赴臺駐點採訪,大陸媒體赴臺駐點採訪就難以繼續擴大。

  隨著時序的推移,現在海峽兩岸自然氣溫日高,倒春寒已經遠去,這昭示著兩岸新聞交流的光明前景。對於臺灣當局暫緩新華社、人民日報赴臺駐點採訪,著名新聞學研究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喻國明説:“在資訊高度發達的今天,任何資訊不對稱的做法,都不可能維持得太久。”誠哉斯言,現在該是臺灣當局自己找臺階下了。 ( 陳斌華)

    來源:紫荊雜誌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