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文檔
 
 
美多個僑團聯辦“兩岸關係論壇”
 
 
來源:中國新聞網      日期:2009-08-09 09:59

 

 

    “論壇”主辦組織向優秀和統人士頒獎。右起:大芝加哥地區和統會會長王永高、獲獎者徐泰生、蔡文珠、黃企之、統促會會長梁元鈞、一中會會長李志鐘。(張大衛/攝)

    “論壇”部分與會者合影。前左四代總領事謝雲亮、前左二國臺辦副調研員章銳、後左四社科院臺研所研究員修春萍。(張大衛/攝)

  中新網8月9日電 據《芝加哥華語論壇》報道,由大芝加哥地區和平統一促進會、一中會、美中促統會等組織聯合主辦的“2009年新形勢下兩岸關係論壇”,當地時間八月八日在芝加哥市中心的約翰馬歇爾法學院舉行。中國駐芝加哥代總領事謝雲亮、僑務領事武德民,以及來自大芝加哥地區、華盛頓等地區以及馬歇爾法學院的專家學者們近百人出席。

  專程前來出席“論壇”的國務院臺辦副調研員章銳,在講話中代表國務院臺辦向長期以來為推動兩岸關係改善,開展反“獨”促統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旅美僑胞朋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關心和支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謝,向“論壇”的推動者和組織者表示祝賀。

  章銳説,去年3月,臺灣局勢發生重大的積極變化,兩岸關係發展出現難得的歷史機迂。去年5月以來,兩岸關係持續改善,實現歷史性轉折,取得突破性進展,步入了和平發展的軌道。一年來兩岸關係的發展説明瞭一個道理,兩岸合則兩利,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得人心、合民意,是歷史前進的正確方向。

  章銳指出,兩岸關係中仍然存在許多經濟、文化、社會交往以及固有的政治問題,“臺獨”分裂勢力繼續以各種方式阻撓兩岸關係發展,因此,兩岸關係改善還只是開始。當前我們要重點抓好三項要務:加強和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共同應對金融危機,促進商簽兩岸經濟合作協議;大力開展兩岸文化和教育交流,增強中華文化、中華民族認同;推動兩岸各界的大交流,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應邀出席“論壇”的中國社科院臺研所臺灣對外關係研究室主任修春萍研究員發表了“和平發展、振興民族”的演講。她説,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軌道是歷史的必然,與中國推行的和平發展戰略和中國日益增加的國力和自信密切相關,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得到絕大多數人的支援。

  修春萍認為,和平發展是和平統一的必由之路,需要不斷務實基礎、扭除障礙。我們要以足夠的耐心、增加臺灣民眾的國家認同感和統一意識,以更多的包容,加快兩岸的融合。同時要以更大的智慧縮小兩岸政治分歧,不斷破解政治難題,以更明確的態度反對外部勢力干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阻撓中國和平統一進程。修春萍説,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包括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絕不是權宜之計,而是中國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選擇。

  大芝加哥和統會會長王永高在發言中提出,在新形勢下,和統會的工作不是可以鬆懈了,而是更具有挑戰性。和統會要繼續支援祖國建設,為提高中國“硬”、“軟”實力作貢獻,進一步向美國政要、媒體宣傳,並採取多種形式促進兩岸互動交流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增加對中國的向心力。

  來自全美各地的代表,包括一中會會長李志鐘,華盛頓中國戰略研究所創辦人印鐵林,華盛頓和統會創會會長黃企之,美國實踐研究所主席拉斯米勒,羅尤拉大學教授喬治阿納斯培皮羅、多米尼克大學教授阿爾羅森布魯姆等在“論壇”上分別就“從和平發展到和平統一”、“在經濟衰退形勢下兩岸經濟關係”及“海外促進中國和統社團在兩岸新形勢下的目標和任務”等專題發了言並和與會者進行了研討。

  當天的論壇獲得了與會者的積極反響。臺灣談江大學校友會會長顏弘二説,這次“論壇”使我對兩岸和平統一進程有了比較科學的進一步了解,增加了我們對和平統一的信心。希望以後能有更多類似主題的座談和研討活動,這對臺灣同胞對國家統一的認同非常有意義。多米尼克大學MBA班來自滿州裏的胡雁飛同學參加“論壇”後對記者説,在我們來自臺灣的青年同學中,對大陸的認識和統一的看法還存在許多誤解,我們也常常和他們有爭論。通過參加論壇,我覺得,我們一定要有耐心,通過一點一滴的工作儘自己努力去不斷宣傳和解釋我們對兩岸統一的政策和統一的好處,團結全體中國同學推動兩岸關係的發展。我深深感到自己的民族責任感更重了。

  在此次“論壇”上,還向華盛頓和統會創會人黃企之先生,已故全美中國和統聯合會會長程君復的家屬代表蔡文珠、已故大芝加哥地區和統會會長候大正的夫人徐泰生頒發了獎狀。中國駐芝加哥代總領事謝雲亮、副總領事儲茂明分別宴請了出席“論壇”的代表和工作人員。(張大衛)

 
編輯: 楊永青    
  查看/發表評論
 
  友情連結 外交部 中共中央統戰部 國務院臺辦 國務院僑辦 國務院港澳辦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中國僑網 中國海外交流協會 中國僑聯 中華海外聯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