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文檔
 
 
臺灣:跨年晚會點燃希望之火 未來發展離不開大陸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日期:2009-12-30 13:14

    時光的巨手即將翻開新的篇章,也帶來新的希望和夢想。在2010年即將來臨之際,臺灣從北到南,從東至西,都在籌辦送舊年迎新禧活動。與此同時,民眾也以一種雀躍之情等候新年第一縷暖陽的到來。

  臺北跨年晚會:一動一靜

  在臺北市,新年晚會是必不可少的。2010年的新年晚會更別具風情。璀璨的煙花、勁爆的熱舞、激情的旋律,為民眾準備了一個歡騰的不眠之夜。

  12月31日晚上,在市民廣場前將舉行“2010台北最High新年城”跨年晚會。屆時,藝人云集,勁歌熱舞。與以往不同的是,由視障人士組成的樂隊將於31日下午就開始進行暖場演出。這場跨年晚會將使用秘密武器——“人造雲”營造氣氛,當天施放的圖案包括以“臺北花卉博覽會”為主題概念的“花”、代表晚會音樂的“音符”以及代表晚會眾星雲集的“星星”。這場晚會的高潮之處,是101大樓的跨年煙火秀。據了解,今年101大樓施放的煙花數量將更多,也更璀璨奪目。

  而在臺北市大安森林公園音樂臺舉辦的“邁向2010——花與音樂的對話跨年演唱”,則讓民眾在充滿溫馨、寧靜的氣氛中,由民歌及“花曲”陪同大家跨年。

  大安森林公園正值臺北花卉展展期,主辦方為民眾準備了33萬盆風情萬種的各式花卉。12月31日晚上8時至半夜0時30分,民眾除了可欣賞王夢麟、王海玲、殷正洋、江明娟、林宗興、王雅婷等帶來的經典民歌、老歌,還可以欣賞他們特意演唱的《女人花》、《小茉莉》、《夜來香》、《花戒指》等膾炙人口的“花曲”。此外,美女民樂團“無雙樂團”還會現場演奏“國色”、“天香”等多首動聽的經典民樂。

  迎接新年第一道曙光

  在臺灣中部地區,風景名勝阿里山將舉辦“最有氣質”的迎新活動。“2010年阿里山迎新祈福暨日出音樂會”,1月1日和2日在阿里山森林遊樂區舉行,民眾將在柔美的樂聲中迎新年。音樂會以原生態呈現“高山音樂”,分別在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的小笠原山、祝山候車亭、旅客服務中心及香林神木區接力演出音樂舞蹈,讓民眾享受一場溫馨的音樂饗宴。

  臺灣本島的新年第一道曙光,將於元旦早上的6時35分在臺灣本島南部的墾丁龍盤出現。為此,墾丁公園管理處今年也特別安排跨年、迎曙光和生態旅遊系列活動,滿足不同遊客的需求。12月31日晚上,遊客可以先參加“愛戀墾丁跨年音樂會”,之後稍事休整,清晨5時可以參加“迎接2010墾丁曙光”活動,乘車至鵝鑾鼻龍盤大草原觀賞臺灣本島第一道曙光。

  對臺北縣來説,今年的跨年晚會有點特別,因為這是臺北縣最後一屆跨年晚會。明年的12月25日,臺北縣就升格成“新北市”了。這次臺北縣將在中和市舉行跨年晚會。晚會從當天下午3時開場暖身,最先登場的是勁爆動感的“新聲報到——搖滾音樂大賽”,10組年輕團體登臺進行總決賽,表現活力四射的青春風采。晚上,數位知名藝人將有精彩演出,還有偶像團體“飛輪海”壓軸,與民眾一同倒數計時,迎接新年的到來。除了31日晚的精彩演出,1月1日0時0分,還將施放絢麗煙火,同時現場的觀眾將一起放開手中祈求幸福的氣球,屆時“視覺與聽覺神經將High到最高點”。

  基隆市的跨年晚會,31日晚上7時在東岸3、4號碼頭登場,除了勁歌熱舞,停靠基隆港的船隻在跨年倒數時一起鳴笛,也是全臺唯一有船隻汽笛迎新的跨年晚會。

  希望之火重新點燃

  新的一年,新的希望。

  “從民眾對跨年活動的期待,可以看出臺灣最壞的時間已經過去,民眾心頭的希望之火重新點燃。”臺灣的媒體同仁這樣解釋,“經歷了金融海嘯和八八風災,如今民眾也比過往更成熟、更理性。”

  確實如此。島內最新的數字也説明,臺灣的經濟狀況正在觸底反彈。12月28日,臺“經建會”表示,11月景氣燈號可望由綠燈轉入黃紅燈,不僅為25個月來首見,分數也已逼近紅燈門坎,並創逾5年來最高分。

  臺灣外貿協會董事長王志剛表示,臺灣11月出口總值突破200億美元大關,創下近13個月來新高,也是自金融海嘯以來,單月出口年增率首度出現正成長,比去年同期大幅成長19.4%,顯示出臺灣的外銷已經回溫。

  臺灣11月份失業給付請領件數持續下降。11月份初次請領件數為8800件,為今年以來最低。臺“勞保局”表示,這説明最壞情況已經過去。

  雖然復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是民眾的消費信心明顯增強,也因此,許多地區的跨年活動一票難求,一房難求。

  未來發展離不開大陸

  臺灣民眾對新年的希望,表現了對未來的信心。而這種信心與大陸的貢獻也緊密關聯。

  “這中間,也有大陸的許多貢獻。就説大陸對臺採購吧,今年大陸採購團訂單總金額已經超過150億美元,對臺灣出口貿易助益良多,隨著大陸採購團來臺下單效益陸續浮現,明後兩年外貿出口還會大幅增長。”臺灣的媒體同仁説,“所以絕大多數臺灣人都希望兩岸和解,合作雙贏。”

  臺“陸委會”11月30日在臺北召開委員會議,總結三次“陳江會談”協議執行情況時也認為,三次會談簽署九項協議並達成一項共識,為兩岸交流正常化帶來不少實質效益。其中,大陸游客為臺灣觀光業貢獻超10.5億美元。

  臺灣同仁的話不由得讓記者聯想起一件有意思的事。

  臺灣評選2009年度代表漢字,經民眾票選,結果“盼”字中選。這個字折射出民眾的矛盾心理:雖對現狀不滿,但還是帶著希望,期盼能展布新局。而把“盼”字放到2010年兩岸關係發展上,何嘗不是如此。

  如果説,2009年臺灣民眾對兩岸關係發展是一個“盼”字,那麼,2010年最希望的評選是能盼到一個“破(魄)”字,讓兩岸關係的發展能有進一步的突破! (本報記者 吳亞明 聶傳清 臺北12月29日電)

 
編輯: 楊永青    
  查看/發表評論
 
  友情連結 外交部 中共中央統戰部 國務院臺辦 國務院僑辦 國務院港澳辦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中國僑網 中國海外交流協會 中國僑聯 中華海外聯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