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報訊 (記者 郭冰德) 來自菲律賓、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千余名海內外王氏裔孫,以及當年隨“三王”入閩的外姓後裔,包括著名僑胞企業家陳守仁等在內的十余代表,昨日共聚泉州開閩三王祠,參加開閩三王入閩1130週年暨春祭慶典,以此追思先輩開發福建、開啟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的艱辛歷程。
上午10時許,隨著祭祖儀式啟動,候在宗祠外的海內外王氏裔孫代表,神情肅穆,待悠揚的古樂響起,有序走進祖祠,按照傳統的祭祀習俗,由爐主引領著,一齊向先祖“三王”敬獻三牲五穀、時鮮供品,行三叩九拜之禮,憑吊先祖。
此次,擔任春祭的爐主是香港王氏宗親王啟水。只見他領頭拿香,而其他王氏裔孫們手持祭香緩緩而入。“目前香港大約有8萬名宗親,而香港的宗親們又流向世界各地。”祖籍南安的王啟水熱愛家鄉,他坦言:“目前宗親之間的互動越來越頻繁,我們經常一起去參拜世界各地的王氏宗祠。”
據歷史記載,西元885年,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于河南光州固始縣率領農民起義軍入閩,統一福建,鼎建閩國,迄今已有1130年,史稱其為“開閩三王”。歷經1130年、60多代的繁衍,“三王”後裔遍佈海內外,子孫已達300多萬人。每年,海內外“三王”後裔都會在開閩三王祠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曾任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館長的王氏宗長王連茂還與王氏後裔們分享《唐末五代泉州海外交通:略述閩王家族的貢獻》演講。他認為泉州進行海外交通是唐末五代開始的。“五代的泉州不僅是一個‘能夠滿足南唐需求的南海商品中心’,而且已經發展為‘一個可以與廣州、福州匹敵的港埠’。”王連茂説,將唐末五代這一歷史時期視為泉州海外交通宏觀發展週期的一個轉捩點,是學術界所普遍認同的。它對之後泉州社會、經濟與文化的全面進步,尤其是對泉州港在宋代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港,確實具有不容忽視的深刻影響和直接的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