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兩岸尋根

馬英九細數馬氏客家人遷移史:馬趙原是一家

2010-04-15 09: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徐維彬

  中新網4月14日電 馬英九今日會見訪問團時細數宗族的遷移過程,他説,馬趙原是一家,馬氏客家人這段從陜西、江西、湖南的遷徙過程,苗栗縣長劉政鴻最近製作DVD,非常有趣。

  據“中央社”消息,馬英九今日上午在接見泰國客家文化商務訪問團,以湖南客家人自居的他,用客語吟唱劉禹錫的“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頭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他説,客家人堅毅的精神令人敬佩,歷史上明代理學家朱熹、孫中山、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都是客家人。

  談到自己與客語老師彭欽清近8 年的互動,馬英九説,他不是光學會講客語,也學到很多文化的深刻層面,了解民族遷移過程。他認為,彭欽清非常有骨氣,“要爭取客家平權不要特權”,充分展現客家人的風骨。

  對與苗栗馬家莊的結緣過程,馬英九表示,10多年前馬姓朋友帶他去看,發現老房子上的堂號寫著“扶風”,跟他家的祖宗牌位寫的一樣,“扶風馬氏歷代祖先神位”。

  馬英九細數宗族的遷移過程,據他了解,扶風是陜西省西安郊外的小縣、東漢名將馬援的故鄉,但馬援的祖先原先不姓馬,而是姓趙,是因為戰國時代名將趙奢因戰功封地,最後就用封地的名稱當姓,“原來我們跟姓趙的是一家的”。

  對馬氏客家人從陜西、江西、湖南等地遷移的過程,馬英九表示,“最近苗栗劉縣長特別把這段歷史做了DVD,把歷史找出來,非常有趣”。

  他認為,以“客委會”為專責機關與獨立預算,最主要原因是客家在中國歷史上處於非常特殊的地位。重視客家不是光唱山歌,而是要保存文化,但客語流失的速度令人憂心。

  馬英九表示,臺當局推出客語薪傳師制度,“有這麼一個人,專門盯住客家家庭,在家裏面也要講客語,就像家庭醫師一樣去了解、輔導,傳承比較容易”,多會一種語言就是多一扇窗,就能看到不同的文化。

【訂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