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族譜首頁圖片

第三屆兩岸師生聯合祭孔大典在北京舉行

2010-09-30 11:27     來源:台灣網     編輯:楊永青

  9月28日上午,第三屆兩岸師生聯合祭孔大典在北京孔廟舉行。(台灣網 馬迪 攝)

  台灣網9月28日北京消息 為紀念孔子誕辰2561週年,今天上午,由北京市臺辦、北京市文物局和東城區政府聯合主辦的“第三屆兩岸師生聯合祭孔大典”在北京孔廟隆重舉行。

  國臺辦主任助理龍明彪、北京市政協副主席蔡國雄、中國國民黨中評會主席團主席饒穎奇、北京市臺辦主任馬玉萍等領導出席了儀式,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著名學者于丹亦到場發表感言。來自臺灣臺南、新竹等地的150多名師生和北京師生共500人,與北京文化教育界的學者一起,同賞六佾舞,共拜孔聖人,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經受了一次中華傳統文化的洗禮。

  北京孔廟裏蒼松翠柏,古樹參天,是元、明、清三代祭祀孔子的場所。上午9點28分,眾人肅立,鼓樂齊鳴,兩岸500名師生齊聲念誦《禮記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揭開了祭孔大典的序幕。北京市政協副主席蔡國雄和中國國民黨中評會主席團主席饒穎奇先後致辭。

  在致辭中,蔡國雄表示,孔子開創的儒學是中華歷史文化的重要支柱和基礎,對於中華民族的凝聚和團結、國家的統一和發展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儒學思想在臺灣根深葉茂,不斷被傳承和發展,“祭孔”也成為了兩岸人民共同的民俗儀典。2008年以來連續兩屆兩岸師生聯合祭孔大典産生了廣泛而深入的影響,兩岸年輕一代,應繼承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化維繫兩岸同胞情感的精神紐帶,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饒穎奇則表示,現在兩岸用協商取代對抗、用和解消弭衝突,已經到了和平發展的最佳時機。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加強兩岸文化的交流合作是推動兩岸發展的動力。只要兩岸同胞團結起來,發揚孔子的精神,無論有多少艱難險阻都能克服。兩岸同文同種、同祖同源,以中華文化為基礎不斷融洽感情,必有更加光明燦爛的前途。

  致辭結束後,36名學生組成的方陣,在古樂的伴奏下跳起六佾舞。兩岸嘉賓隨後進入大成殿,聽取大典祭文,並由蔡國雄、饒穎奇、龍明彪三人分別為孔子行“初獻禮”、“亞獻禮”和“終獻禮”。最後,兩岸師生列隊進入大成殿拜謁孔子。

  此前,北京師生曾于2008年和2009年兩次應邀赴臺參加在新竹舉辦的聯合祭孔活動,今年移師北京孔廟,不僅意在紀念孔子誕辰,也為京臺青少年相互溝通搭建了新的平臺。臺灣師生在京期間,還將與北京師生進行校際結對交流、兩岸中學生籃球賽等活動。(記者 馬迪)

【訂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