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宗祠
客家圍屋
中廣網贛州3月15日消息(記者曾愛友 范存寶 黃慧清)客家文化城位於贛縣縣城的東南面,南依逶迤而過的貢江水,對望風水祖師楊救貧隱居地楊仙嶺,遠眺贛南名山峰山,山、水、城相互映襯,是一個得天地之靈氣的風水寶地。文化城于2003年9月開工,2004年10月竣工。整體設計外方內圓,整個建築風格既秉承了傳統文化建築理念,又結合了濃郁的地方人文特色,她集祭祀慶典、文博展覽、商貿活動、休閒娛樂為一體,是國內目前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客家文化建築群,可謂客家文化之聚焦,是一座展示客家文化的“大觀園”,是一座客家人的“精神家園”。城內包括客家宗祠、太極廣場、楊公祠、藝術長廊、客家博物館、風情街等主要景點。
客家是歷史上由於戰亂、饑荒等原因,中原漢民族逐漸南下進入贛閩粵三角區,與當地畬瑤等土著居民發生融合而形成的一個獨特而穩定的漢族支系。他們具有獨特的客家方言,獨特的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態。
贛南是歷史上客家人的重要集散地和當今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歷史上一直處於贛南中心的贛縣,其地居贛江源頭,籍舟楫之利,北扼中州,南撫百粵,東接八閩,西連三湘,加之地勢開闊、土地肥沃、物阜年豐,成了最早接納南遷中原漢人的重要一站,是客家人的主要發祥地、轉机站、大後方之一。至今仍有保存完好的客家古村白鷺、夏府宗祠群、田村契真寺、楊仙嶺等古跡,獨具風韻的搶打轎、燒瓦塔等客家民俗留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