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尚林書院的大門,同根同源四個大字在最顯眼的位置
摩天輪,熱氣球,各地風味美食,戲劇臉譜,向日葵甲殼蟲,在小朋友們的創意下,這些事物都成為了記載家族歷史的族譜。2009兩岸城市青少年族譜聯展6月6日正式開幕,110件兩岸小朋友的創意族譜在福州尚林書院展出。
走進尚林書院的大門,一塊顯眼的橫匾上寫著同根同源四個大字。這也正是這次創意族譜大賽的內涵。在古色古香的尚林書院裏,兩岸小朋友們充滿創意的族譜讓人大開眼界。最新銳的創意在這充滿古風的書院裏更顯得富有朝氣。與印象中那古老的書卷不同,小朋友們用漫畫、剪紙、泥塑等方式,讓家族的歷史變得生動,鮮活,立體。其中一位小朋友王璐珈將族譜的成員製作成戲曲裏的角色,很有特點。而這次族譜大賽的小選手代表陳馨凝把族譜製作成一株向日葵,每一朵葵花都是族譜中的一員,而向日葵的枝幹組成了一個綠色的“家”字,滿溢著溫馨的親情。還有小朋友們把族譜做成摩天輪、熱氣球、甲殼蟲等。對親人的愛和對家族歷史的了解,都表現在這些充滿童趣的族譜裏。正是這份童趣成為了創意的來源。帶領臺灣小朋友來福州參展的臺北市創意族譜訪問團團長莊永銘説:“我們覺得,像我們這種年齡層的人,要有一顆小朋友的心。因為有童心才有創意。所以我們在和小朋友的互動過程中,我們也要融入他們的思考模式。這樣去做事情,大家才能有更多的創意出現。”
向日葵構成的“家”
戲曲族譜
甲蟲館族譜創意
除了這些充滿童真的創意以外。也有一些小朋友的作品表現了兩岸之間割捨不斷的情誼。
一位臺灣小選手在族譜中寫到:不管世界多遼闊,總是會在某個角落相逢。這份漫畫風格的族譜吸引了參賽的大陸小朋友駐足觀看。而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龍成為了這次創意族譜大賽的熱門主題之一。一位小朋友在創意族譜裏用布藝繡出了一條龍和“我們都是龍的傳人”8個字。
另外一份關於龍的作品則很有中國傳統味道。紅色的燈籠背景上盤著一條金色的騰龍,充滿喜慶祥和。看到這副作品的臺北市創意族譜訪問團團長莊永銘忍不住和可愛的小選手一家合影留念。
布藝繡成的龍
大陸小朋友觀看臺灣小選手的作品
莊永銘和小選手一家合影
創意族譜大賽臺灣之前已經舉辦了4次,而福州是第一次和臺灣聯合舉辦這項活動。莊永銘説,第一次舉辦這種活動的福州,參賽作品與臺灣小朋友已經達到了同樣的水準。這點很讓人欣慰。他還表示,這種活動應該是一個雙向的交流,要讓福州小朋友的作品,也到臺灣去展出交流。
本次創意族譜活動,以小朋友們的視角,通過創意的載體線索,來述説自己家庭的歷史。讓孩子們能夠學習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形式,了解祖先篳路藍縷的艱辛歷程,感受家庭在一個人成長中的幫助與作用,對父母親情,家庭倫理都有新的認識和體會。創意族譜也聯繫起了福建與臺灣兩岸人民的感情。莊永銘説,很多臺灣人是來自閩南地區,通過族譜活動讓小朋友們能夠朔源,能夠找到祖宗的血脈。可以促進海峽兩岸之間的了解。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東南廣播公司見習記者 孟一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