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上午,5000名華夏兒女雲集縉雲仙都黃帝祠,公祭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軒轅黃帝,文化尋根感動眾人。
軒轅黃帝是中華文明始祖。黃帝文化在縉雲民間流傳已久。據史書記載,“縉雲”一詞是黃帝的名號和封地,民間文化向來傳説黃帝是在仙都升天而去的。為了祭祀黃帝,始建於東晉時的縉雲堂,在唐朝天寶年間被改名為黃帝祠宇。1000多年來,仙都黃帝祠宇都是華夏兒女在南方尋根祭祖的聖地。而自1998年重修黃帝祠宇以來,縉雲縣每年在重陽節舉行公祭黃帝典禮,而每年的清明節,則是民間祭祀黃帝的日子。
在義大利裏米尼省政府擔任外籍常務議員的周中星看到祥龍升騰,心情激動,他説,同根同祖,四海歸心。對海外遊子而言,祭奠軒轅黃帝是一種心的凝聚,家的象徵。這次來縉雲參加祭祖活動,就是一次尋根問祖的文化之旅。
重陽節縉雲仙都黃帝祠公祭黃帝,已成為我國三大祭祀黃帝的盛典之一。公祭大典設在仙都風景名勝區黃帝祠宇軒轅殿內,高懸“天下第一祠”匾額的大殿前,百層臺階、百米紅毯直通祠門。殿門外,鑼鼓手、管樂隊、主祭團早已等待就位,場內一片肅穆。
這次公祭採用“禘禮”(古代最高的禮祭)的規格,以傳統與現代、禮與樂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祭祀儀式最後以“金龍升天”將公祭大典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