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鳳山城隍廟
鳳山城隍廟位於曹公國小後方,鳳儀書院西側,建於嘉慶五年(西元一八○○年),較舊城興建晚了十二年(西元一七八八年)。在縣署遷到新城後,地方自然也需要一座城隍廟,俾與知縣分管陰陽兩界。至咸豐九年,歲貢生吳春華又重修了一次。
在中國宗教信仰中,民間深信現世的善惡和吉兇福禍,都由城隍爺來處理。因此,城隍廟內有兩種專屬文物,一是“你來了”木匾、二是“大算盤”。“你來了”示意人生遲早要向城隍爺報到;“大算盤”即是精細算出一生功過與善惡的表徵,見到這兩樣文物,自然有所警悟。
此外,廟內另有“城隍爺簡介”、“城隍廟創建沿革”,刻于木板上,小巧精緻,與一般刻于石碑風格迥異,相當特殊。民國五十六年,地方在紳鋻於本廟年久失修,傾圯堪慮,乃著手重修。昔日之頹垣斷瓦,今已成畫棟雕梁,內外金碧輝煌,煥然一新,香火日盛。
高雄梓官城隍廟
梓官城隍廟,位於梓官舊部落的市中心,與公有零售市場毗鄰,也跟遷移不久的善化堂並列,是梓官、中侖一帶居民的共同信仰中心,也是南臺灣的道教重地。這一座城隍廟,創建於清朝嘉慶五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根據記載,這期間,內外部曾經有過二次的整修,以及一度的全面重建,第一次整修時間是在民國二年,第二次修建,則在民國卅六年,而完成全面重建是在民國六十九年,新廟落成之後乃有現在冠冕堂皇的莊嚴廟觀。
城隍廟的建廟緣起,始於明鄭收復臺灣,大陸沿海居民紛紛隨軍來臺,聚居於梓官一帶平原,自然形成了部落,為求居民平安,精神有所寄託,遂興建廟宇,奉祀池府千歲,以保境佑民,後因梓官蔡姓與淵官李姓民眾,互相發生土地糾紛,鳳山縣衙束手無策,而由臺南府派遣道爺前來平息紛爭,並倡議將原池府千歲廟,改奉祀城隍爺為主,以池府千歲為副,而獲得了民眾的支援,於是發動捐地,並完成建廟迄今。
重建後的城隍廟,廟貌堂皇,燕脊石獅,雕欄畫棟,古色古香,它結合了現代與傳統,極盡中國寺廟的建築之美,廟頂、檐緣、龍柱、浮雕以及鼓亭、鐘樓均甚壯觀,平時香火鼎盛信徒眾多,威靈顯赫,遠近馳名,每年農曆五月十二日為城隍爺誕辰,善男信女,祈安求福,尤其絡繹不絕、盛況空前。
世之所稱城隍爺、城隍公,城隍侯,均係城隍之尊號,所謂神道者,它所代表的是導人為善、替天行道的正義指標,傳説中的城隍,是主司賞罰分明,除姦警暴的神祇,其對教忠、教孝、教仁、教義、啟發人類良知的精神意義,相當重大。
南投埔裏瀛海城隍廟
城隍信仰始於周禮八臘之祭,為城市的守護神。臺灣依明、清之制,地方官府所在地,大多建有官祀城隍廟、文廟、武廟,以借助神道的信仰治理地方、移風化俗,同時展現護國佑民、教化民心、尊孔崇道的精神。埔裏于清代因建有“大埔城”,併為“鹿港理番同知分廳”及“中路理番同知”等衙署之所在,所以,埔裏南昌街也有頗具規模的城隍廟。
根據城隍廟沿革記載,埔裏城隍爺可能是明鄭成功渡臺時所移請的十數尊神明之一,後輾轉于清道光27年西元1847年,由奉命開發埔裏的北路理番同知史密,將祂帶進埔裏。為凸顯這尊城隍爺的來歷,故特別加冠“瀛海”(即臺灣海峽),表示這尊城隍爺是渡海而來的。瀛海城隍進入埔裏後,原一直被奉祀在官府到了清光緒13年(西元1887年),才由理番鹽運史通判吳本傑撥官銀在大埔城內北門街建廟,每年並供給三千石稻穀做為香火錢。此廟後毀於戰火,神像被信徒救出寄放在“懷善堂”。
臺灣光復後,接收南昌街日人所建之“弘法寺”,稍加修整遷入,民國五十年改建,廟宇氣派宏偉,飛檐三層裝飾龍飛鳳舞,可惜毀於九二一大地震,只剩後殿倖存。
基隆城隍廟
城隍廟坐落于基隆港邊,清光緒13年(1887)由當時仕紳發起捐建,傳説本廟所主祀的為清代基隆海防廳長包容,因他為官清廉,所以死後被封為基隆的城隍爺。因此該地之城隍生日為農曆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