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尋根

汕頭:“南澳Ⅰ號”第三輪水下考古發掘正式啟動

2012-06-05 09: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石宏

  2010年6月10日上午,中新社記者登上在“南澳Ⅰ號”的打撈船“南天順”號對打撈情況進行採訪。圖為當天打撈文物出水。 中新社記者 陳妍 攝

  中新社汕頭6月4日電 (李怡青 林春偉 陳劍峰)記者4日從廣東汕頭邊防支隊採訪了解到,承擔“南澳Ⅰ號”水下考古發掘任務的“南天順”作業平臺,已于6月4日早晨從汕頭南澳島前江碼頭轉移至雲澳“三點金”海域,先期抵達的水下考古隊員與負責安保任務的雲澳邊防派出所官兵一起隨船抵達。這標誌著“南澳Ⅰ號”第三輪大規模水下考古發掘工作正式啟動。隨後,水下考古隊員將進行沉船定位和清理海底淤泥等工作。

  記者採訪了解到,這一次“南澳Ⅰ號”打撈工作預計持續3個月,計劃將所有的海底古瓷器全部打撈出水。與以往兩輪打撈不同的是,本次打撈工作還將採取水下焊接的方式,焊接一個巨大鐵罩罩住“南澳Ⅰ號”古船,這樣更有利於保護“南澳Ⅰ號”古船船體這個最大的文物,同時也能進一步減輕雲澳邊防派出所官兵守護“南澳Ⅰ號”古船的壓力。

  汕頭市雲澳邊防派出所所長徐羅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在“南澳Ⅰ號”正式打撈前,他們已做好了海上清查等工作,參加安保的船艇和官兵也已經部署完畢,屆時將有10名官兵長期駐守在“南天順”打撈平臺上,保護打撈出水的文物,另外兩艘巡邏艇將圍繞打撈平臺進行巡邏警戒,保證“南澳Ⅰ號”第三次大規模打撈安全順利進行。

  另外,汕頭邊防支隊將投入100多名官兵從不同層面保護“南澳Ⅰ號”打撈活動。這個支隊在距離沉船海域1.5海裏左右的岸邊設立了一個雷達監控站,屆時將有10名官兵對沉船海域實施24小時不間斷監控,確保發現警情能在10分鐘內抵達沉船海域處置。同時數十名官兵則分成三組,輪流在通往沉船區域的要道、岔口、碼頭開展巡邏,增加面上見警率,確保整個打撈活動在安全穩定的環境中進行。

  2007年5月25日8時30分許,汕頭邊防支隊雲澳邊防派出所緊急出動,查獲一起正在汕頭南澳島“三點金”海域盜撈海底古瓷器的案件,當場繳獲已打撈出水的古瓷器21件。從此,沉睡海底400多年的“南澳號”被揭開神秘面紗。

  在前兩個階段的考古打撈工作中,共打撈水下文物兩萬多件,發現25個古沉船船艙。從水下考古調查情況看,“南澳Ⅰ號”古沉船上保存有大量青花瓷器,總數估計萬件以上。通過器物形態、紋飾和器物底款識等多方面資訊的綜合考察,初步斷定該沉船的年代為明萬曆年間,船載文物主要為明代粵東或閩南及江西一帶民間瓷窯生産的青花瓷器。(完)

【訂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