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尋根

銀川一市民研究40年 稱成吉思汗埋在賀蘭山插旗口

2012-06-04 10:26     來源:寧夏新聞網     編輯:石宏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不僅創建有史以來版圖最大的蒙古帝國,也給後世留下無數謎團。尤其是成吉思汗的葬身之處,更是謎中之謎。

  一位蒙古學專家預言,成吉思汗的陵墓裏可能埋藏著大量奇珍異寶,裏面的工藝品甚至比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馬俑還要壯觀。這並非危言聳聽。成吉思汗的陵墓裏可能埋藏著他東征西討,從40多個王國得來的無價珍寶,這也是吸引考古界多年來前赴後繼、苦苦尋覓的原因。

  日前,銀川市民王景武先生和記者聯繫,經過其40年的潛心研究和實地勘察,多種證據和佐證表明,成吉思汗就埋在賀蘭山插旗口。

  如果這一説法屬實,無疑是一個轟動性的發現。

  據王景武先生介紹,從1971年開始,他便開始研究和了解蒙元歷史和尋找蒙元時期失蹤的元陵和成吉思汗墓。1989年,王景武毅然辭去地質部門的工作,從此踏上尋找揭秘蒙元歷史的道路。

  據王景武的介紹,目前考古專家對成吉思汗墓地確切位置的圈定,比較認同的有4個地點。一是蒙古國境內的肯特山南,克魯倫河以北的地方;二是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內;三是位於新疆北部阿勒泰山;四是位於寧夏境內的六盤山。但這些都只是推測,至今沒有確鑿的證據來證明。

  那麼,王景武的證據和佐證能否解開這個謎底呢?

  “要解開成吉思汗墓的謎底,必須從尋找元上都開始。”面對記者,王景武合上厚厚的《元史》説:“一般認為,元上都位於現在內蒙古正藍旗東閃電河北,但從考證結果看,這一説法並非屬實”。

  “元上都”的意思是指皇帝的寢陵。只有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墓地和元朝各皇帝寢陵所在地,才稱得上元朝的上都。

  1256年,忽必烈在今內蒙古正藍旗東建立宮城。歷時三年,命名為“開平府”,五年後升為“上都”並設立官職、驛站。王景武認為,這一做法,實際上隱藏了真正的上都所在。正是這個上都,將元朝真正的上都在歷史的長河中隱秘了數百年之久。

  如今,踏上內蒙古正藍旗東的元上都遺址,斷垣殘壁歷歷可見,遙想當年,元世祖忽必烈實行兩都制,兩都巡幸那浩浩湯湯的場景似乎還能尋些痕跡。但作為真正的元上都缺乏有力的證據。

  根據史料記載,排場浩大的兩都巡幸是既有陸驛可走,又有水驛可行。而正藍旗元上都卻是沒有水驛的。

  在史書和元朝筆記等史料中大量提到“上都避暑”一事。《至正直記》中記載:元上都有三個明顯地理地貌環境特徵:一是馬糞多。二是地極高,甚寒,距離大都一千里。

  對於這兩個特徵,正藍旗上都都不符合。

  上都“馬糞多”,説明上都地區圈養了很多馬,但經實地勘察,內蒙古正藍旗北的元上都是沒有的。

  正藍旗上都屬平原,夏季也不寒冷飄雪。其氣候和大都不相上下。不符合“地極高,甚寒”。

  在《元史》中也提到了兩都距離之遠:庚寅,敕京師順州至開平置六驛。

  六驛也就是現在的300公里,遠非千里之遙。實際上,史書中記載的大都到真正的上都距離為50程,也就是2500公里。和北京到寧夏的距離大體相同。

  既然正藍旗上都存在這麼多的疑問,是不是還有其他的上都?查閱《元史》,上面明確記載著其他兩處“上都”,也就是今天的長安和固原。但這兩處“上都”也沒有水驛通往大都,並且與史籍中關於上都地理地貌環境的説法更是相差甚遠。

  在元史中,王景武看到了一句很重要的記載:“中統元年,世祖遷都中興。”中興即西夏。是否是在暗示,1260年,忽必烈將元上都設在了西夏。

  如果説,上述三處元上都都被認定是假的,那麼真的元上都又在何處?王景武認為,元朝歷史的記載或是簡單、或是錯誤、或是撰史者有意遮掩歷史真相,使得這段歷史紛繁複雜,假像叢生。但只要仔細推敲,還是可以找出成吉思汗陵的蛛絲馬跡。

【訂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