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家譜

誰最早建了瀋陽城?前身是遼太祖所建“沈州”

2012-05-02 13:37     來源:瀋陽日報     編輯:石宏

  城墻內側水泡。

  城墻內側馬道。

  後金攻打瀋陽城圖。

  貫通東西南北的“地鐵”,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寬敞整潔的街路,川流不息的車流……一切一切,無不彰顯著瀋陽這座既古老又年輕的國際化大都市風貌。然而,作為一名瀋陽人,你知道瀋陽城是咋來的嗎?日前,有關考古專家講述了瀋陽城的形成過程,記者急就撰文,與廣大讀者共賞。

  建商場 打地基 驚現古城

  1992年春天,瀋陽方城內準備建設“東亞商業廣場”(興隆大家庭)。在拆除成片的青磚瓦房後打地基時,考古工作者們適時地進行了考古發掘。結果,考古工作者們驚喜地發現,在距地表7米多深處,出現了一段東西走向的城墻。城墻的西端,向南折入瀋陽故宮院內。與此同時,還出土了戰國和西漢時期的陶器、貨幣、建築材料等文物。考古專家認定,這段城墻,是瀋陽古城北城墻西側的一段。

  據《漢書地理志》記載,遼東郡的18個縣中,有個“候城縣”,始建於戰國時期的燕昭王后期,即西元前300年左右。那時,處於河北一帶的燕國(都城邯鄲),為抵禦北方、東方騎射民族的侵擾,曾派大將秦開率領軍隊向北方、東方拓土開疆,在如今的遼寧省境內建立了遼東郡(遼陽)、遼西郡(朝陽),並在郡之下陸續設縣。位於瀋陽方城內的古城,南距遼東郡中心遼陽僅有80余公里;北面便是防禦騎射民族侵襲的燕國長城。這座古城,是遼陽北部的屏障,應于漢代之前便已存在。

  契丹國 擄民眾 建城沈州

  史料記載,大約在漢光帝年間,東北地區的騎射民族放火燒燬了候城縣。西元92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把從河北三河、薊縣擄來的民眾,安置在這座古城內,並且新建了“沈州”城。當年,新建的“沈州”城城址與原有的古城城址幾乎一致。於是,“沈州”城便成為後來瀋陽城的前身。建於遼代重熙十三年(1044年)的塔灣無垢凈光舍利塔石函記載,該塔位於“沈州城西北豐稔村”;建於遼代乾統七年(1107年)的崇壽寺塔石函記載,該塔位於“州北三歧道側寺前”,均與沈州古城的方位相符。《遼史》、《金史》等文獻記載,此後直至明代,始終沿用了“沈州”名稱。

  沈州頭 遼陽尾 合稱瀋陽

  元代中期順帝年間,很多騎射民族被征服之後,眾多的被俘民眾被安置在遼東地區。於是,元代朝廷決定組建管理這些被俘民眾的“瀋陽路”。元代始稱的“瀋陽”,是將“沈州”取其“沈”字,“遼陽”取其“陽”字合而得來,當年的行政建制叫做“瀋陽路”。但是,“瀋陽路”官署卻設在遼陽。直到元代後期,才將官署遷到“瀋陽路”。

  還有一種“瀋陽”稱謂由來的説法,是按照我國古代傳統地名命名“山南水北謂之陽,山北水南謂之陰”規則推論,因為“沈州”城位於“沈水”(渾河)之北,所以命名為“瀋陽”。這種説法形成較晚。

  明朝取代元朝統治後,並未使用遼金時期的“沈州”舊名,而採用了元代晚期“瀋陽路”的稱謂,叫做“瀋陽中衛”。

  逃民歸 將士留 人口劇增

  歷史車輪旋轉到明代以後,洪武十九年(1386年)八月,明朝詔令,設置“瀋陽衛”制,領5個“千戶所”。後來,又在瀋陽東北40公里處的貴德州(撫順高爾山一帶)地界設置“撫順千戶所”;在瀋陽北20公里處的蒲河鎮設置“蒲河千戶所”。其餘衛所分設于瀋陽西部、南部。這次設“衛”,標明明代朝廷已經確定了“瀋陽護衛都司”鎮守邊墻的戰略地位。

  明代洪武二十年(1387年)一月,“瀋陽衛”僉事(明代“提刑按察使司”官員,負責巡察)高家奴,奉命調查、甄別元末戰亂中,為避戰禍的逃民人數,並請求他們遣返家園。僉事高家奴還通知民眾,朝廷決定在遼陽開放“馬市”,歡迎大家前來交易。不久,4萬餘戶逃民返回瀋陽。這座古城頓時人歡馬嘶,熱鬧非凡。

  同年七月,明軍粉碎了元軍殘部設在榆林深處、養鵝莊、一禿河的三道防線,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同年九月,明將馮勝押送元代降將前往京師途中,不少老弱病殘、眷戀北方的將士及其家屬,留在了瀋陽居住。同年年底,朱元璋詔令:凡是將官、校官,自洪武四年以來,一直守護遼東有功的,“千戶”晉陞為“指揮”;“百戶”以下的官員均有不同升遷。史料記載,這次得到晉陞的遼東官員,共計275人。其中,不少官員連同家屬一道,留在了瀋陽或周邊區域,實行屯田。於是,便留下了如今的“姚千戶”、“劉千戶”、“李千戶”等地名。

  明朝初期的瀋陽,人口劇增,“衛城”地位的確定,使這座古老的城池煥發出朝氣蓬勃的青春活力。

  指揮使 固城防 改建城墻

  明代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遼陽人閔忠,來到瀋陽城走馬上任,擔任了“瀋陽中衛城指揮使”(縣令級別)。當時,“瀋陽中衛”還是夯土城墻。閔忠上任後,立即向明代朝廷上奏,奏請改建城墻,增加城池的防禦能力。朝廷獲准之後,閔忠隨即著手改建瀋陽城墻。

  改建後的城墻四至範圍,與元代“瀋陽路”城墻變化不大,即均在如今的東、西、南、北四條順城街路範圍之內。儘管改建後的城池規模並未擴大,但卻有城、有池結構嚴謹,與中原地區傳統城池結構無二。改建後的城墻周長9里零30步(一步約合1.2米),四邊長度均等,呈正方形。城墻高為2.5丈,上寬一丈有餘,可通行軍旅、架設炮械。城墻下寬兩丈有餘,橫截面呈梯形,基礎穩固堅實。城墻外設有兩道護城河,第一道寬3丈、深8尺,周長10里30步;第二道寬3丈、深8尺,周長11里有餘。兩道護城河均引用了渾河之水,但不行船,只是用於城垣週邊屏障。城墻四面各設一座城門,東門為“永寧門”;西門為“永昌門”;南門為“保安門”;北門為“安定門”。

  4座城門之外,均面臨兩道護城河,分別架有浮橋或吊橋,可關閉、開啟,既方便商旅、市民出入,又有利於城防。此外,閔忠還在城外南側另設了“南關小城”,作為“瀋陽中衛”城池的軍事互動設施。城東1里處,還設置了軍教場;城西北設置了軍草場、遞運所。由此可見,“瀋陽中衛城”的結構,主要是出於軍事衛戍功能的需要。

  閔忠改建瀋陽城墻的一大功績便是:將夯土城墻改建為磚石城墻。改建城垣時,雖然墻體被加寬加厚,但原有的板築夯土墻體並未取消,只是在原有夯土墻體外側包砌上青磚,最終形成了磚城墻。城墻內側,則以條石為基礎,上面採用塊石壘砌為墻壁。城墻頂部以青磚鋪面,外設箭口,內設城堞,錯落有致。各個城門一改遼金時期“沈州城”以大柵欄為城門的結構,各個城門均起拱券,城門門扇內外鐵皮包釘,插門的圓木十分沉重,須幾名士兵才能搬動。各個城門之上均建有門樓,供士兵晝夜守望。

  十字街 留遺跡 追憶明城

  歷時一年,“瀋陽中衛”城垣改建工程竣工。當年,一座全新的軍城在遼東拔地而起,令瀋陽軍民歡呼雀躍。當年,“瀋陽衛城”經蒲河、懿路、囂州(鐵嶺),可直奔“三萬衛”(開原北);又可連接撫順;南距都司遼陽僅百餘裏之遙。與此同時,明代朝廷將“三萬衛”置於開原;將“鐵嶺衛”置於奉集縣(蘇家屯區陳相屯鎮附近)。“瀋陽中衛”與這些衛城,加之都司治所遼陽,構成了完整的明朝遼東戍邊衛城體系。

  在改建瀋陽城池的同時,閔忠還將城內東西、南北相對等的中心交叉十字大街重新擴建,分別通達四座城門。如今的瀋陽故宮紅墻北面那條街,便是“瀋陽中衛”城內東西走向的大街舊址;通天街、銅行衚同的那條街,既是當年貫通城內南北大街的遺跡。

  史料記載,當年城內十字大街兩側,遍佈衙署、廟宇、商鋪,繁華鼎盛。數條東西向的衚同,與南北向的街道交叉,又形成若干個裏坊方格,此間,便是民宅四合院所在,“瀋陽中衛”城的居民們,便悉數居住於此。“瀋陽中衛”城基於元代“瀋陽路”城。“瀋陽中衛治所”衙署,設在城內東南,即元代“瀋陽路總管府”舊址。當年的經歷司、鎮撫司、備禦司等衙署也設在這一帶。而軍儲倉、預備倉、錢帛庫、軍器局等部門,則分別設在城內東南、西北、西南各處。

  200多年後的明代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明朝廷又下令,將瀋陽城垣的北門“安定門”重新加固,並改名為“鎮邊門”(俗稱“九門”)。明朝統治者們萬萬沒想到,明朝末年,我國歷史上又一次改朝換代的過程,就是從“瀋陽中衛”這座城池開始的。

  至於後金遷都瀋陽,皇太極重修瀋陽城,將四門改建為八門,並保留“鎮邊門”(九門),將“十字街”辟為“井字街”,以致最終形成如今的瀋陽方城內格局,記者曾多有文章表述,故不復贅言。

【訂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