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灣譜》簡介
該譜分三卷,裝訂成上、下冊,宣紙、小8K,木刻印刷版,黑字,少數幾頁套紅。宣統建元(1909年)三月“由章灣合族修”,共印10部,由周赟主修。其《目錄》為:卷一,宸翰、周序、舊序、目錄、凡例;卷二,舊譜橫列圖、始祖宗圖、始遷章灣祖世系圖、聞師公派世系圖、得師公派世系圖、進師公派世系圖;卷三,像圖、村圖十景詩、墓圖、祖訓、家禮、家法、祠堂記、祠産、匾聯、詩、傳、壽序、能幹配享、保赤堂記産、文會記、男女排行、領譜字號(以章氏祖評事公詩句“故友多朝客,新文盡國風”十字為序)、譜議、跋。本譜蓋有“友字”紅色印章,保存基本完好,唯卷三之後部分的上端被蟲蛀掉了。
首頁“宸翰”二字。宸翰,亦稱宸章,帝王所作的文章也。後4頁,即帝王御筆“千、古、稱、賢”四個行書空心字,一頁一字。緊接一頁字分3行,上行“御筆”,中行“永樂五年正月 日”,下行“之寶”。永樂五年(1407)是明成祖的年號,所謂“御筆”即朱棣之手筆也!當然,這種“東西”之可信度如何,後人很難搞清楚,既是先人傳下來的,留之也無傷大雅。
兩序。《周序》,是主修自撰。周赟祖籍績溪周坑,家住寧國胡樂,據説是一位譜牒專家,清末民初徽州、寧國兩府各地的周氏族譜,大都是出其手筆。章家灣人也請了這位挂有“誥授通奉大夫、花翎道銜、徽州府教授、始分六聲人”頭銜的學者來修譜,大概當時他們都是寧國人之關係吧!該序寫于“宣統元年(1909)清明日”,全文約400字,是周公親書。《舊序》,作者是裔孫章籥,撰稿時間為“宋元佑八年(1093)仲秋月”,全文約300字。(《舊序》即《章氏世譜序》,下面提及的《紹興譜》沒有收入。)看來,上列“宸翰”和《舊序》,皆沿襲上輩人修的老譜。但究竟出自何譜,有待考證。
始祖章德祥,是福建浦城仔鈞公第17世孫。《始遷章灣祖世系圖》之“德祥公”左側載有:“諱祥,字德祥,隱居樂道;遷叢山關下之上灣,遂姓其地,曰章家灣。”我是績溪縣瀛洲村人,係仔鈞公第四子仁嵩公之後裔。據《瀛洲章氏宗譜》(民國三十一年<1942>稿本。下稱《瀛洲譜》)載,仔鈞公生於唐鹹通九年(868),卒于後晉天福六年(941),享年74歲。有學者説,“封建社會,男子18歲前要結婚,一般都按20年為一代的規律繁衍下來”(洪樹林:《瀛洲村的美學特點》。該文收入由我主編的《徽州古村落—瀛洲》一書)。我倒認為,我們既要考慮早婚的因素,又要考慮也有晚婚現象,更要考慮那時的醫療衛生條件較差,孩子早夭情況比比皆是,故平均以22歲(年)為一代更為適宜。由此推算,17代是374年,德祥公遷徙章家灣的時間在西元1300年前後,即元朝(1206—1368)中葉。章家灣村的歷史,距今大約有700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