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與祝英臺》與《白蛇傳》、《孟姜女》、《牛郎織女》並稱中國古代四大傳説。其中,梁祝傳説是我國最具輻射力的口頭傳承藝術,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産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説。梁祝故事在民間流傳已有1500年之久,可謂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有東方《羅密歐與朱麗葉》之稱。
梁山伯和祝英臺的故事究竟發生在哪,有關他們的故鄉籍貫,有多個爭議。但是,2000年之初,山東微山縣的馬坡鄉出土的一塊“梁山伯與祝英臺墓記碑”,成為梁山伯與祝英臺故鄉在微山縣之説的有力證據。
出土的這塊碑高1.84米,寬0.82米,上刻有碑文833字。碑文顯示,碑立於明朝正德十一年,是當時的工部右侍郎、前都察院右副都禦使崔文奎主持而立。原因是當時崔文奎正奉命總督糧儲經過微山縣。其時,當地的一群文化人士,聚集在梁祝墓前,感於這個美麗的愛情故事,決定募集資金修繕梁祝墓,籌款立碑記述他們對於梁祝故事的祝願和嚮往,同時也讓他們的風雅之舉得以流傳。恰好有朝廷重臣經過微山縣,他們也傚法古人,請更加知名的朝廷重臣主持立碑之舉,以更增加他們立碑的權威性。他們請當地縣令向欽差大人表達他們邀請的意思。崔文奎也是風雅之人,做這樣成人之美自己亦可傳名的美事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道理,事情就這樣順理成章地促成了。
這塊墓碑,是目前全國所有出土的梁祝墓碑中立碑年代最早、主持官員級別最高、碑文字數最多的。
碑文的撰寫者是當地文化人士趙廷麟,貢士出身,曾經出任都昌縣令,當時正退養還鄉。碑文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半部分記錄了當時在微山湖一帶流傳的梁祝愛情故事,並以崔文奎的名義將梁祝故事歸結為“天理人情之正”,祝英臺外出求學“以謝親憂,篤信好學”,“三年衣不解”,以及最後舍生取義的行為,皆是符合孔孟禮儀和教化的。
崔文奎畢竟是當時的朝廷重臣,他是一定知道梁山伯與祝英臺故事的爭論的,無論故事的發生地還是故事的真偽。因此,碑文中他這樣記述自己的判斷:“近來訪諸故老,傳聞在昔濟寧九曲村祝君者,其家巨富,鄉人呼為員外,見世之有子讀書者,往往至貴,顯要門閭,獨予無子……膝下有女名英臺者……冒為子弟……鄉黨大夫,謂其令節,從葬山伯之墓,以遂平生之願。”這幾句話告訴後人的是,他是在當地經過了一番調查研究之後確認這個故事發生在這裡的真實性的,才決定做這個主持人的。
碑文的後半部分則備述立碑的盛況,也同時表達了當地文人雅士對於故事的羨慕和嚮往。
在現在的微山湖一帶有一個風俗,似乎也佐證了故事發生在這裡的真實性。在這裡,梁、祝、馬三姓多年以來禁止通婚,這個風俗的用意顯然是為了避免悲劇再次重演。當地也從不演梁祝戲,以免後人觸景傷情。
不論如何,關於梁祝故事發生地的爭論,都不過是當代人不同的解讀方式而已。最重要的,是拂去歲月塵埃之後,梁祝的淒美愛情,能在今天依然鮮活瑰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