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姓氏發展變化歷史過程中,漳州出現了一些因姓氏書寫不規範等原因引起民間俗寫慣用、一姓化為多姓、多姓混同的現象,人們相沿成習,使許多姓氏的白字,甚至錯字應用於戶籍、檔案等方面,形成慣用字。歸結起來,主要有五種情況,本版將分期進行介紹。——編者
漳州民間俗寫慣用混用的姓氏
不屬於繁體字簡化,但因簡寫、同音緣故,在民間俗寫中誤寫慣用而形成多姓混同。如有的把戴簡寫為“代”,蕭簡寫為“肖”,詹簡寫為“佔”,傅簡寫為“付”,符簡寫為“付”;有的則因異體字把閻寫成“閆”,形成一姓變二姓、二姓並存混用現象,並有以簡寫姓取代原先姓之勢。但在分析研究漳州姓氏淵源時,應按原先歷史上的寫法:戴、蕭、傅、符、閻。混用的姓及人數應歸入原先的姓。
“蕭”與“肖”姓:這兩個姓都是很古老的姓,春秋時兩姓就已並行。但二者不同的是,“蕭”姓兩千多年來一直在使用,而“肖”姓在漢代以後卻難尋蹤跡,這從各朝代的姓譜中可以得到證明。現在國內所有姓“肖”者中均係原來姓“蕭”者。半個世紀前,“蕭”姓很多,“肖”姓則罕見。近幾十年來,“肖”姓多了起來,甚至大有取代“蕭”姓的趨勢。如漳州蕭姓有12988人,但在戶籍登記時寫成肖姓的有12947人,寫成蕭姓的僅41人。造成兩個姓混用的原因在於:
一是實施簡化字後,很多人認為“蕭”是“肖”的異體字,或認為“肖”是“蕭”的簡化字。於是不少“蕭”姓者為書寫簡便,把“蕭”寫作“肖”;一些部門的工作人員在為“蕭”姓者辦理身份證、戶口登記、入學手續時,也常將“蕭”寫作“肖”。
二是工具書註釋中的問題。由於人們相沿成習,《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在“肖(xi觀o)”的字頭下,均注作“姓,‘蕭’俗作‘肖’”。這是把作姓氏用的“肖”當作“蕭”姓之“蕭”的俗體字了。《現代漢語規範字典》把“肖”注成只讀xi觓o的單音字,字頭下的第二個義項就是“姓”。這樣處理,“肖”與“蕭”就完全脫鉤,“肖”已成為獨立於“蕭”姓之外的另一個姓,讀音也變成了去聲的xi觓o。這是“蕭”、“肖”二姓使用混亂的一個重要原因。
《辭源》、《辭海》等工具書,在注“蕭”時有“姓”這一義項,而注“肖”時並無“姓”的義項。從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的語言文字的規定看,“蕭”與“肖”既非異體關係,又非繁簡關係。其他地方,如香港、臺灣、東南亞等,所有的蕭家人都是姓“蕭”的,沒人寫姓“肖”。
“詹”與“佔”姓:佔姓是現代人對詹姓的誤用,應該為“詹”姓。現代人把“詹”寫成“佔”已經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都以為“佔”是“詹”的簡寫。詹姓以福建、臺灣、湖南、四川為多,故誤用現象在河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湖南非常普遍,以至如今人口姓氏普查中有的就把詹和佔分成兩個姓了。在漳州,正確寫成詹姓的有900多人,仍有3000多人寫成佔姓。查看簡繁字對照,“佔”並不是“詹”的簡寫。臺灣沒有“佔”這個姓,而且詹姓在臺灣排在第33位。歷史上有名的“永嘉之亂”八大姓南遷,詹姓也是其中之一。宋為著姓,宋人編的《百家姓》和清朝《禦制百家姓》及許多姓氏典籍都找不到佔姓。
“傅”與“付”姓、“付”與“符”姓:“傅”與“付”同祖同宗,在當代“付”是“傅”字的白字,而被認定是姓,因而成了慣用字。由於應用量太大,修訂現代漢語的字典時也將其解釋為姓。許多找到早期家譜或尋到早期離散的大家族後,方知自己本來就是“傅”。《姓纂》記,鄭國人史付的後代有取付姓者;《一統志》記,明永樂年間有叫付吉者。但目前為止,沒有確切證據可以證明“付”姓更早的存在,它是否曾經存在無法考證,更不用説有記載“付氏”的家譜了。
解放初期,國家施行文字改革,推廣簡化字,有很多符姓改為付姓,其中河南省太康縣符草樓鄉在正式公文及場合都曾被寫為“付草樓”,當代符氏也分離開一部分為付氏。
尋根溯源,符姓來源有二:一是出自姬姓。據《元和姓纂》、《姓氏急就篇》、《廣韻》等所載,春秋(實為戰國)時魯頃公之孫雅,仕秦為符節(璽)令,子孫以官為氏,稱符姓,尊符雅為得姓始祖。二是出自他族。今黎、蒙古、苗、回等民族均有此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