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姓氏大觀

浙江一村莊流傳奇怪習俗:活著姓金 離世姓劉

2012-11-26 14:53     來源:錢江晚報     編輯:普燕

  俗話説“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在重視尋根溯源的中國傳統中,姓氏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

  然而,在金華有一群姓金的人,每年都會進行一次祭祖,在這些金家人的宗譜上,寫的卻全是劉姓的名字。

  除此之外,在他們離世後,墓碑上刻的也是“劉某某”的名字。

  這種活著姓金、死後姓劉的古老習俗,被稱為“活金死劉”。

  在金華流傳著一個古老而奇怪的習俗

  活著姓金,離世姓劉

  義烏紅峰村是金華保留“活金死劉”風俗最完整的村子之一

  現實

  義烏紅峰村人是典型的“劉金氏”

  義烏大陳鎮紅峰村居住著1500多個村民,他們中有1000多人是金姓。

  紅峰村是金華境內保留著“活金死劉”這個風俗最完整,“劉金氏”人數最多的村子之一。

  “金劉不分家。”這是79歲的紅峰村老年協會會長金友清最愛説的一句話。

  這幾年,村裏的老人一一離世。為了讓後人更好的傳承這個習俗,紅峰村從今年4月開始著手編寫起了宗譜。

  村裏現存的宗譜還是民國丙戌年間完成的,名字就叫做《劉金氏宗譜》。

  金友清告訴記者,除了紅峰村,在義烏後宅、清口,還有東陽、諸暨、天臺也有很多村子都住著“劉金氏”,與他們一樣,依然保持著“活金死劉”的傳統。

  “每年春分,我們都會一起祭祖。”金友清説。

  傳説

  關於“活金死劉”的兩個版本

  關於村裏“活金死劉”的風俗,金友清記錄了兩個版本的傳説。

  傳説之一:劉秀為躲避追兵改姓金

  首先,這個習俗和劉秀有關。這也並不奇怪,這位東漢王朝開國皇帝在金華的故事不少。西漢末年,王莽篡權建立新朝,但是王莽的改制以失敗而告終,天下大亂。身為一介布衣卻有王室血統的劉秀,在家鄉乘勢起兵。劉秀起兵失敗後,就逃到了現在金華的區域。

  在一次逃亡中,孤身一人的劉秀看到田間小道邊有一頂帽子,上面繡著一個“金”字。於是,他靈機一動,撿起帽子跑進了田間裝作勞作的樣子。

  當王莽的追兵抓住他盤問時,劉秀指著頭頂的帽子回答:“我不是劉秀,我姓金不姓劉。”

  之後,劉秀為了保命,就改姓為“金”在這裡生活了一段時間。

  而其子孫為了表明劉氏血統,死後在墓碑上標明瞭祖宗的姓氏。

  傳説之二:避諱吳越國王錢镠改姓金

  另外一個傳説,對於這支“劉金氏”的傳承有了更具體的追根溯源——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

  劉勝是漢景帝的庶子、漢武帝的哥哥,蜀漢皇帝劉備第十三世先祖。劉勝在歷史上的名氣很大程度是劉備“造勢”造出來的。

  在居無定所流落中原的日子裏,劉備自稱“中山靖王之後”,和漢獻帝劉協翻族譜一看,便佔到了“劉皇叔”的便宜。

  劉勝後裔大多聚集在浙江這帶,到了五代十國時,錢镠(li徂 音同劉)建立了吳越國。這位吳越國王在政治經濟上很有作為,“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就是從他手上建起來的,所以在民間人氣很高。為了避諱他的“镠”字,這批劉姓人便改姓了“金”。

  當然,改成“金”也是有講究的,繁體字“劉”,由“卯”、“刀”、“金”三部分組成,去掉“卯”和“刀”,就是“金”。

  這個傳説,相比于劉秀避難來説多了更多的細節和淵源,還有另外的例子可以作證。

  “在紹興嵊州,石榴的發音像‘賊劉’,也是為了避諱錢镠,石榴就叫做了‘金櫻’,到現在也是這個發音。”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中國史碩士導師龔劍鋒舉了個例子。

  爭議

  劉金是否就是一家人

  讓紅峰村人頗為自豪的是,歷史上著名的劉姓人物以政治人才居多。

  “劉姓有王者氣象,劉漢王朝構成了中華文明的第一個高潮。自此,中華民族之主體被稱為漢人、漢族、漢字。他把奠基中華文明基礎的重擔交給了劉姓子孫。劉氏者,帝室之胄也,源於皇帝,至唐堯封子于劉,而劉姓始。”他們將這段話刻在了祠堂內的石碑上。

  在金友清看來,除了劉姓在歷史上可以大書特書外,金氏的歷史同樣故事很多。

  “東漢皇帝會外嫁女兒、宮女到匈奴去和親,其中就有一部分是姓金的劉氏後代。”金友清解釋道,在與匈奴和親的後代裏,有的被漢朝劉姓皇帝賜姓金,有的子隨母姓,跟著姓金,“後來匈奴滅亡,這些姓金的人又重新恢復了‘劉’姓。”

  金友清總結道:“劉金是同族同宗,劉金不分家。劉金宗譜世系,輩份都相同。”

  然而事實是否就是如此?龔劍鋒給出了不同的看法:“金姓的起源很多。劉金不分家,針對‘活金死劉’傳統的人可以説,但並不是所有金姓都來源於劉姓。”

  “有地名取姓金:在漢朝時,西北有一個地方叫金城郡,當地人以這個城的名字作為自己的姓氏;有官名取姓金:三國時,有一個官職叫金曹,主要負責掌管貨幣、鹽鐵這些經濟上的事情。這些都是金姓的來源。”龔劍鋒舉例道。

  記者 張苗 本報實習生 周玥/文 特約記者 葛躍進/攝

【訂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