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尋根勝地

廣東大埔遊 客家的香格里拉

2010-06-12 09:38     來源:人民網天津視窗     編輯:楊永青

  一路山行水繞,穿行在大埔田地鄉間,因為與世隔絕,大埔的民居和幾十年前沒有什麼兩樣,清朝是這樣,民國是這樣,現在依然如故。客家人愛為自家樓房取名字,每一個名字基本上都代表了一家的家風,表達了每一家人對生活的獨特感悟。

  不知轉了多少個圈,走了多少座山。車在山間忽上忽下,人整個是暈的。突然到了某個山頭,面前豁然開朗,定睛一看,原來是多了一江水。江水依山而走,兩邊鳳尾森森,間中小舟漁夫游來蕩去,硬朗的嶺南深山中好像憑空生出了一個桂林,車上的當地人告訴我們:大埔快到了。

  大埔是廣東省東部隸屬梅州的一個小縣,古稱“萬川”,意思是在萬山之中。全縣人口50多萬,大多是客家人。客家人年少流離,闖蕩海外,據説大埔客家的海外僑胞也有50萬人左右,這便不難想像萬山之中,土樓上下那種深切的牽掛。每一屋、每一亭、每一閣,可能是慈母望歸的一個祈盼。不要説每座土樓背後都隱藏著故事,就連陰那山中有名的千年古剎萬福寺,也充滿了濃得化不開的客家情結。未進土樓之前,我先去訪了萬福寺的惟添法師,他以當年建寺祖師偈語中的一句相贈,並要我細細體會:大埔的客家男人背井離鄉、謀生立業;女人勤持家務、倚門望歸,無數個家庭無數種意境,都在這一句“禪機何處是,天邊明月嶺邊雲”裏了。

  一路山行水繞,穿行在大埔田地鄉間,因為與世隔絕,大埔的民居和幾十年前沒有什麼兩樣,清朝是這樣,民國是這樣,現在依然如故。隔著玻璃,遠遠看山谷高坡之間,有一座座白墻青瓦的舊宅子,一層又一層,一圍又一圍,再加十來株高竹,三四棵芭蕉,雞忙狗叫,配上幾管嫋嫋的炊煙,鏡頭略一裁下去,是一幅現成的《晚渚輕煙》圖。

  路上看到一個鎮,居然叫大麻,嚷著停下來觀看,同行的老林趕緊告訴我們此大麻非彼大麻,而是當地産的一種中藥,俗稱“火麻”。大麻鎮建制較早,明代已為集市,因為海外僑胞眾多,大麻鎮在清末後曾經繁盛一時,據説清末的一代名醫金子久就住在這裡,光緒年間他隨父從杭州遷居大麻,在此行醫30餘年。大麻鎮雖然遠隔群山,開化程度卻很高,藥行、銀行到處都有,而南洋式的三層洋樓更遍地都是,叫人驚奇的是,歷經這麼多年的歲月滄桑,大麻古鎮依然保存完好,同伴説,這裡要是拍民國電視劇就根本不用搭棚。

  古鎮有一條青青的石板路,石板路的盡頭就是一個古老的碼頭。沿石板路徐行,兩邊是一些樸實的小販,售賣的全是本地自産的東西,煙葉、草藥、竹編椅子還有水靈靈的蔬菜,他們身後卻是一座座洋派的騎樓,騎樓下站著瞌睡的貓、門樓下的搖籃裏笑著胖胖的嬰兒,還有從洋樓裏倔強探出頭來的艷紅三角梅,一切仿佛都跟幾百年前一樣,沒有絲毫的改變。想那些離家去謀生的客家人從這裡上船的時候,在這石板路上恐怕是一步一回頭吧。也許,對於那些終生漂泊海外不得回還的人,這條石板路上的景象就成了他們對故鄉的最後記憶。

  古鎮盡頭的碼頭叫“河唇碼頭”,這裡視野開闊,水清沙幼,汀江水綠,渡船來往不息,對面萬竿翠竹,像一幅天然的水墨畫,坐在一個賣茶的小亭子裏,江風浩蕩,一時竟覺得自己要成為畫中人了。古鎮上隨處可見金粉翠綠的木雕獅子,而墻上的大標語也雄風猶在,時光洗刷之下,一切都和平相處,隱隱約約,叫人頓時生出一種時光流轉之感。茶亭右邊高處有一間臨江的木頭旅舍,樣子雖然已破敗不堪,但位置極好,我們都笑著説,如果以後大埔為人所知,來這裡旅行的人多了,倒不如把這間旅舍買下來,建成一座旅館,天天在這上面喝茶看著水,人生最快活也不過如此了吧。

【訂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