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大山深處崖石之上發現大量神秘符號
專家認為是黃帝時期先民們結繩記事時留下的遺跡
始祖山,是具茨山中的一個山峰。“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始祖山山體雖然不大,但遍佈黃帝活動遺跡,可謂中原的“聖山”。
這裡有黃帝屯兵洞和嫘祖養蠶織絲洞
4月9日,記者在始祖山下東偏南少許往上細看,兩座山峰緊密相依,山頭上天然形成的耳、鼻、眼、口和須髯依稀可見,神情莊重威嚴,酷似炎黃二帝。始祖山景區管委會工作人員靳偉傑説,這裡被當地人稱為“二帝峰”。
來到始祖山東側,看到山腰有深數十米的山洞。“這裡就是黃帝屯兵洞,相傳當年黃帝帶著他的兵馬就在這裡歇腳憩息;半山腰懸崖峭壁之上是嫘祖養蠶織絲洞。”靳偉傑説。
拾級而上看到,山頂東側的懸崖上有一塊巨石,留有一雙“腳印”,這就是黃帝迎日峰。據説,黃帝統一天下之前,每天清晨就和軍師風後一道到這裡共議治國平天下之策。對面的鴛鴦臺,相傳是黃帝與嫘祖戀愛之地。南麓上有黃帝女兒梳妝檯,中有黃帝、雷公、岐伯三公祠,下有黃帝祠,西南不遠便是廣成山。山峰西北重巒疊嶂間,有黑龍潭泉流涌濺,潭旁一洞,洞中冬暖夏涼,相傳是黃帝避暑洞,再往下便是黃帝後花園。
始祖山間流淌的潩水河就是上古時的姬水
山下向東不遠處,有一道深溝,為黃帝馴獸溝,相傳是黃帝訓練百獸和士兵的地方。始祖山主峰東北不遠處有一自然山,山坳有一泉,當地人稱自然山黃帝飲馬泉,相傳是黃帝征戰回營後牽馬飲水的必往之地。
春秋《國語 晉語四》記載:“昔少典娶有蛟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文中所説的姬水,就是發源於始祖山間、流淌了千萬年、今天的潩水河。
大山深處神秘符號是先民結繩記事時留下的遺跡
作為黃帝創業立國的大本營,始祖山給後人留下極其豐厚的聖跡古存。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中國古都學會常務理事、新鄭黃帝故里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劉文學介紹,始祖山上不少景點是以黃帝的老師、大臣的名字命名的。山頂的風後嶺,是以三公之首風後的名字命名的,至今仍雄踞洧水南岸,盡展它陡峭險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神采。而力牧、常先、大鴻、太山稽也分別受封領地。常先口就在今天的風後嶺南麓,大鴻山在風後嶺南坡與新密交界處,力牧臺在新密境,太山稽即受封於今龍湖鎮太山村。
記者沿始祖山逶迤西南,翻越廣成山,進入新鄭、禹州、新密交界的大山深處,發現層巒疊嶂的崖石之上刻有大量誰也不認識的神秘符號。考古和古文字專家們對此進行了長時間的研究,鄭州大學古文字學家、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神秘符號是黃帝時期先民們結繩記事時留下的遺跡。
晚報記者 王軍方 袁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