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家族故事

明清-洪洞大槐樹下移民

2008-09-01 10:52     來源:田氏宗親網     編輯:賀晨曦

 

  (一)

  “誰是古槐遷來人,脫鞋小趾驗甲形” “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問我祖地在何方,山西洪洞老鸛窩”   山西“洪洞”縣對於中國百姓來説,可謂家喻戶曉,在中原和北方更可謂婦孺皆知。一個小小的縣名,何以有這麼高的知名度?這大概是因為:一是洪洞隨“蘇三起解”的傳唱而揚名。二是隨明初洪洞移民而被廣泛記憶。 在長江以北的地方,特別是山東、河南、江蘇、河北、安徽等省的大部分老百姓都把洪洞做為祖居地,在這些地方以外的地方,也因這些省人口的外遷而也把洪洞作為尋跟問祖之地,如東北三省、臺灣(今臺灣有三分之二的人口,都屬於大槐樹遷民後裔)。   

 

  洪洞大槐樹對於這些地區的百姓來説,已經不是單純對祖居地的一個記憶,而且把這種記憶演化成對故鄉和祖先的懷念情節,緊緊縈繞在腦間心中,為中華民族心中留下了悲歡離合的一段記憶,常使人感慨係之。 洪洞大槐樹遷民並非自明代開始,從宋、金便有,元初不斷,而到了明初,則形成了規模宏大的有政府組織的移民活動。明代的遷民活動,延續了有明一代,不過主要在洪武和永樂年間。清乾隆年間,這種活動還在延續,不過是零星的。   元朝末年,中原戰亂頻繁,加之自然災害時疫流行,使人口大量流散,遍地荒涼。而山西由於蒙古族察汗帖木耳、擴廓帖木耳父子利用有利地形,據守一方,戰禍較少,華北平原居民,多來山西避難,造成山西較其他地區經濟繁榮,人口昌盛的局面。歷史記載1381年河北、河南兩地人口只各有1800萬,山西就有4000多萬,又多集中于晉南一帶。(據《明實錄》記載,洪武十四年即西元1381年,河南人口1891000人,河北人口1893000人,而山西人口4030450人,比河南、河北的人口總和還多30萬人。)朱元璋統一中原後,為恢復和發展經濟,實行移民屯田制度。人口稠密的平陽府便成了向外移民的重要地區。各縣被遷的農民,先集中到洪洞大槐樹周圍村莊暫住,在大槐樹處的廣濟寺辦理手續,領取憑照和路費,而後結隊踏上征途,分道遷往各地。      

 

  洪洞大槐樹移民分佈晉、冀、魯、豫、陜、甘、皖、蘇、鄂、蒙等地,甚至廣西、廣東、海南也有部分移民。   

  

  大槐樹移民活動,由明初開始,前後持續100多年。僅在洪武年間,就從洪洞一帶遷出幾十萬人。他們有的直接分佈到冀、魯、豫、皖等省,有的間接分到川、滇、黔以及東北、內蒙等地。在移了墾荒中,國家發給耕牛、種子、土地、並蠲免三年租稅。經過移民的辛勤勞作,使原來荒涼地區的耕地面積大量增加,農業生産得到恢復和發展。同時對鞏固邊防和促進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也做出了貢獻。由於這些移民是在洪洞大槐樹下辦理的遷出手續,便把洪洞大槐樹當作自己的故鄉,至今在中國北方地區還流傳著 “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的諺語。      

 

  洪洞大槐樹遷民並非只遷洪洞人.洪洞大槐樹是山西遷民的聚集地,遷出的居民是乙太原、平陽二府,澤、潞、遼、沁、汾五州為主之人。根據《明史》、《明實錄》的記載,按當時的行政區劃,太原府轄州六縣二十二;陽曲縣、太原縣、榆次縣、太谷縣、祁縣、徐溝縣、清源縣、交城縣、文水縣、壽陽縣、臨縣、盂縣、靜樂縣、河曲縣;平定州:樂平縣;忻州:定襄縣;苛嵐州:嵐縣、興縣;代州:五台縣、繁峙縣、諄縣;保德州;石州:寧鄉縣。平陽府轄州六縣二十九:臨汾縣、襄陵縣、洪洞縣、浮山縣、趙城縣、太平縣、岳陽縣、曲沃縣、翼城縣、汾西縣;蒲縣;蒲州:臨晉縣、榮河縣、猗氏縣、萬泉縣、河律縣;解州:安邑縣、夏縣、聞喜縣、平陸縣、芮城縣;絳州:稷山縣、絳縣、垣曲縣;霍州:靈石縣;吉州:鄉寧縣、隰州:大寧縣、石樓縣、水和縣。澤州轄縣四:高平縣、陽城縣、陵川縣、沁水縣。潞州轄縣六:長子縣、屯留縣、襄垣縣、潞城縣、壺關縣、黎城縣。遼州箔縣二:榆社縣、和順縣。沁州轄縣二:沁源縣、武鄉縣。汾州轄縣三:孝義縣、平遙縣、介休縣。   從現在看,遷出地應是臨汾、運城、晉中等地區,太原、長治和晉城等市。可見當時在山西組織遷民的地區是相當大的,除雁北地區外,幾乎包括了整個山西中南部。這些地區的遷民臨行前,大部分人在洪洞大槐樹下,辦理遷移手續,領取戶部頒發的遷移堪今,敘舊告別,然後各奔去處。


  (二)

  僅史書有確切記載的洪洞遷移活動達18次之多,其中洪武年間遷民10次。洪武六年與九年曾兩次“遷山西及真定民屯風陽”。洪武二十—年,往河南彰德和太康遷民;二十二年和二十五年先後往河南遷民兩次,總計3次。洪武二十—年,往山東臨清、二十二年往山東東昌、先後兩次遷民;二十二年,還從沁州往山東遷去自願應募屯田者;二十五年又往山東遷民,往山東遷民共4次。往京師地區遷民共5次,洪武二十一年,遷往真定,二十二年遷往大名和廣平、二十二年又遷往北平、二十五年遷往河北、三十五年遷往北平。洪武二十五年往大同等地,二十八年往塞北(即山西雁北、內蒙古、陜西等長城以北地區)遷民。永樂年間8次遷民全是往京畿地區(即河北、北京、天津等地)遷民的。

 

  “誰是古槐遷來人,脫鞋小趾驗甲形”。河南、山東、河北、陜西、皖北、蘇北等地普遍傳説,凡是從洪洞遷來之民,腳小趾甲中有一裂縫,好像是兩個指甲,時至今日仍為復形指甲。(自古北方各民族雜居,相互融合時至今日仍為復形指甲,這一問題還待民俗學者、遺傳學者深入研究。) 據説還有有些移民是被綁押解遷出的,路上如果需要大小便,必須讓領隊解開繩索,故至今這些地區上廁所仍説成“解手”。 古大槐樹處遷民之後裔經過幾代、十幾代,大都不知道被遷前是何村何地,但都知道“大槐樹是故鄉”,這一點至今誰也沒能忘卻。移民在離開大槐樹時戀戀不捨,到達新的定居地點後,他們大多栽種了槐樹,藉以寄託自己對家鄉的懷念。河北省河間縣申魯村高氏在自己家門口栽了一棵槐樹;保定府西關謝德先開了名叫“老槐茂”的醬菜鋪。河南確山縣有槐樹廟村、大槐樹村、槐樹莊村。古槐移民更是在家廟祠堂的楹額上銘記了紀念的文字,以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山東菏澤固堆袁家祠堂墻碑曾刻有洪武二年袁公正題望槐思鄉詩:“昔日從戎驅韃虜,今朝屯田太行東。洪洞分支老門第,曹州安居舊家鳳。古崗植槐三五株,銘記晉中父老情。臥雪傳説流千古,後昆霞蔚賽勁松。”河南焦作市劉氏祠堂匾額書:“派衍洪洞。”河南偃師縣牛氏家廟大廳的楹聯寫著:“十八祖平陽世澤,五百年毫西名門。”河南省武陟縣小東鄉大淘村孫氏牌位對聯:“祖洪洞支遷沁左,籍山西裔延河南。”移民們遷往各地,因一村不準兩一姓,所以兄弟之間為了相互照應,有一姓分為幾個姓者,至今仍有山東某地仍有“回、翟、常,一個娘”、“魏、梁、陳、一家人”、“崇、劉、顧,是一戶”、“山東無二郭”等説法。   

 

  洪洞歷史悠久,其由來史志上説法紛壇,而較晚的縣誌上有以下兩種:一種是雍正年間《洪洞縣誌》所載,春秋時期,楊、姬姓氏尚未確定.楊之先出自有周伯僑者,以支庶初食採于晉之揚,因氏焉。周衰,楊氏譖稱侯號,曰楊侯。…。春秋時為楊侯國.屬晉,這就是流傳的洪洞縣原為楊侯國的緣由。戰國時屬魏,後歸趙;秦漢置“楊縣”。隋“義寧元年,改徒楊縣于西北十五里,為今洪洞縣”。為什麼叫洪洞縣呢?“因有洪洞鎮,故名。相傳南有洪崖,北有古洞.鎮得名以此。” 一種是民國年間《洪洞縣誌》所載,“楊侯故址,侯為周同姓。國後滅于晉,子孫遷署,以因為氏。……故址氏秦壁空崖。”同時又記載道:“周楊侯國,文王庶子.伯僑所封。……後滅于晉。”秦置墨揚縣,隸河東郡。隋隸臨汾郡,義寧二年更名洪洞,取縣北洪洞鎮為名。關於洪洞古鎮,此志有較生動的記載:“洪建在縣小雨門外.澗水之南。壁立百尺,逶東袤五十余裏。郭景純遊仙詩所雲拍洪崖肩者即此。”   

 

  洪洞屬臨汾。臨汾“南通秦蜀,北達幽并,東臨太岳。西控汾河”因地理位置重要,自古為河內重地,洪洞也成為山西之通衢要道。故而也成為移民遷出的聚集之地。



  (三)

  洪洞縣之所以出名,還和洪洞縣的大槐樹有關。據民國年間《洪洞縣誌》裁,“大槐樹在廣濟寺左”。該廣濟寺為歷代貞觀二年曆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往來香客不斷。同時,這裡又處南北要道,設有經站。傳聞四方的洪洞大槐樹就生長在廣濟奪,相傳為漢代所植。積年累月,樹大蔭深,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老鸛在此築巢壘窩,成為大槐樹獨特的一景。   縣誌記載:明洪武永樂年間,屢移山西民于河北、山東、河南、江蘇、安徽等處,廣濟寺設局駐員,大槐樹下發結憑照川資,洪洞移民就是從這棵大樹下一步一步離開故鄉,將大槐樹視為永遠的故鄉。可惜年代久遠,明代大槐樹,早已和寺院—起毀於汾水,第二代大槐樹也以枯萎,可喜的是現在第三代大槐樹又已枝繁葉茂。民國二年,縣人景大啟、劉子林等,募資樹碑,以志痕跡. 石碑—丈五尺,寬二尺四寸,碑冠篆刻“紀念”二字,碑陽刻“古大槐樹處”,五個隸體大字,碑陰刻有碑文,簡述移民事略.並建有碑亭禾茶亭,有“譽延嘉樹”,“蔭庇群生”等匾額。還刻有詩作:“木本水源流澤長.依依楊柳認村莊,行人還裏前蹤記.遺愛深情比召棠。”現每年清明舉辦尋根問祖節,都吸引了大批移民後裔前往認祖尋根。   

 

  圍繞這次遷徙,遷徙者及其後人編纂出了種種聽來令人百脈沸涌,低徊唏噓的故事。最為普遍的傳説是,大遷徙所以能夠成功,是因了朱明統治者設下的一個彌天騙局。遷徙伊始,明政府頒告示于三晉:“不願遷徙者,到洪洞大槐樹下集合,限三天趕到。願遷徙者可在家等候。”消息不脛而走,不翼而飛,晉北、晉中、晉南的人拖家帶口,攜兒將女簇擁而來,三日之內,老槐樹下呼啦啦集結了十萬之眾。這時,大隊官兵,蜂擁而至,把手無寸鐵的百姓裹了個嚴嚴實實,一官員高聲宣佈:“大明皇帝敕命,凡來大槐樹下者,一律遷走!”説罷,官兵惡狠狠地先將青壯年帶銬上枷,遂強行登記,強發憑照,一家一戶,根繩相拴,如串螞蚱,十萬百姓在刀逼棒喝下,吞聲飲恨,踏上了遷徙的路途……   圍繞這次大遷徙,關於“解手”一詞的來歷及“小腳趾復形”的原因,也曾在冀魯豫一帶門道戶説,婦孺皆知。大遷徙中,移民雙手被綁,在官兵的押送下上路,凡大小便,均要向解差報告:“老爺,請解開手,我要小便。”長途跋涉,大、小便次數多了,口乾舌燥的移民,便將這種口頭請求趨於簡化。只要説聲“老爺,解手”,彼此便心照不宣。於是,“解手”便成了大小便的同義語。山東有民謠雲:“誰的小腳趾甲兩瓣瓣,誰就是大槐樹底下的孩。”我在大槐樹公園的祭祖堂裏,看到兩副楹聯,一為“舉目鸛窩今何在,坐敘桑梓駢甲情”,二是“誰是古槐底下人,雙足小趾驗甲形”,楹聯與民謠,一雅一俗,説的都是足小趾兩瓣的事。傳説官兵包圍百姓後,怕人逃跑,將每人的小腳趾砍上一刀,以做識記。後來,移民的後代腳小趾甲便成了復形。關於大移民中明王朝設圈套誘騙百姓的傳説,有一定的史實依據,矇騙群眾向為封建統治者的慣用伎倆。   

 

  歷史的經經緯緯裏,通常交織著神秘的絲線。然而,拂去這些民間傳説撲朔迷離的濃霧,我們還是能篩簸出明初農民大遷徙那慘烈的真實。有人從《明史》、《明太祖實錄》、《明成祖實錄》等典籍中,從散亂的明代檔案裏,索章摘句,綴輯編錄,箋注出從洪武六年至永樂十五年的近50年裏,在洪洞大槐樹下共移民18次(洪武年間10次,永樂年間8次)。移民分別遷至京、冀、魯、豫、皖、蘇、鄂、陜、甘、寧等地。大遷徙觸動了三晉百姓最敏感的神經,明統治者只得定出移民條律,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遷移。吳晗先生在《朱元璋傳》中這樣寫道:“遷令初頒,民怨即沸,至於率吁眾蹙。懼之以戒,脅之以劓刑。”這説明,當時的移民,完全是在強權政治的脅迫下進行的。

【訂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