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家族故事

漳臺淵源深挖掘 藍氏三傑勵後人

2008-06-30 14:01     來源:閩臺宗祠網     編輯:賀晨曦

 

  清代康乾年間,漳浦畬族人藍理、藍廷珍、藍鼎元平定、治理、開發臺灣,留下一段段感人故事。他們撼人心魄的生平事跡入傳《清史稿》,史稱“藍氏三傑”。如今,漳浦縣、赤嶺畬族鄉採取有效措施保護和利用好這些歷史古跡,深入挖掘、精心整理、大力弘揚“藍氏三傑”的時代特徵和精神內涵。請看———漳臺淵源深挖掘“藍氏三傑”勵後人 日前,“藍氏三傑”候選“漳浦十大名片”,隨著“漳浦十大名片”評選活動的深入開展,“藍氏三傑”的聲名越來越響。筆者慕名前往漳浦縣赤嶺畬族鄉,了解“藍氏三傑”那傳奇般的故事。

藍氏大祖祠堂——種玉堂。

  走進赤嶺畬鄉,藍天碧野和著清新的空氣令人心曠神怡,濃郁獨特的民族風情使這裡鮮亮的生態景觀撲朔迷離。不論是在鄉鎮,還是在村落,當地畬民都能引以為豪地對“藍氏三傑”如數家珍。這就是清代康乾年間藍理、藍廷珍、藍鼎元平定、治理、開發臺灣的感人故事。他們撼人心魄的生平事跡入傳《清史稿》,史稱“藍氏三傑”。

“平臺首功”藍理

  藍理(1649—1720),字甫,號義山。清順治四年,藍理出生漳浦縣赤嶺鄉畬族山寨,亂世生成孟浪性格,一生四落四起。臺海戰役中,“破肚將軍”藍理,讓鄭軍聞風喪膽。康熙帝稱藍理“臺海血戰,功在首先”,賜“平臺首功”匾文,授昂幫章京內大臣兼攝左都督,世襲騎都尉,封一等伯,後又被任命為神木副將、宣化總兵、定海總兵、天津總兵、福建陸路提督。御賜“勇壯簡易,所向無前”牌坊和提督府各一座。康熙帝賜聯:“銅柱海疆曾著績,鐵衣戎略夙知名。”

“治臺名將”藍廷珍

  藍廷珍(1663-1729),字荊璞。為藍理堂侄孫,以軍功提任定海營把總,後任溫州鎮標中營遊擊,被譽為“閩浙第一良將”。康熙五十八年春,任澎湖副將,夏秋間又改授為南澳總兵。康熙六十年夏天,臺灣爆發朱一貴起義,藍廷珍奉命入臺平亂,戰功顯赫,被康熙帝授予“平臺大將軍”,任閩臺水陸提督。平臺後,藍廷珍署理臺灣,開發臺灣。雍正帝譽其為“治臺名將”,擢升其為福建水師提督,賜提督府一座,正門對聯曰:“復鹿耳以崇朝韜略奚似管樂,定東都于七日戎機可比孫吳。”

“籌臺宗匠”藍鼎元

  藍鼎元(1680—1733),字玉霖,號鹿洲。十七歲時遊學到定海拜訪堂叔公藍理、堂兄藍廷珍,被世人稱為“八閩才子”、“經世良才”,寫下著名鎮海之策《論鎮守南澳事宜》,擔任藍廷珍軍師,為平臺、治臺、興臺做出卓越貢獻,成為清初提出對外開放的第一人。他著述《東征集》、《平臺紀略》,連橫在《臺灣通史》讚曰:“藍鼎元著《平臺紀略》,其言多有可採。”雍正帝譽其為“籌臺宗匠”,任其為朝廷修史館《大清一統志》編纂。史家評説,藍廷珍、藍鼎元的治臺方略與興臺措施,為臺灣日後於光緒十一年從福建一個府升格為清朝一個省奠定了紮實的經濟社會基礎。雍正帝任其為廣東普寧縣知縣,兼任潮陽縣知縣,後又任命其為廣州知府。被譽為與李光地、蔡世遠齊名的“理家閩學大師”。曾被授禦匾,上書“公正廉明”。乾隆帝一日翻閱《東征集》,讚曰“不愧為籌臺宗匠、治臺宗匠”。

“藍氏三傑”精神

  “藍氏三傑”等在漳浦縣赤嶺、湖西等地留下了許多歷史遺跡,如“種玉堂”、藍理提督府、新城等。近年來,漳浦縣赤嶺鄉高度重視“藍氏三傑”文化的研究、宣傳和保護。正不斷採取有效措施保護和利用好這些歷史古跡,深入挖掘、精心整理、大力弘揚“藍氏三傑”的時代特徵和精神內涵,做了意義不凡的工作。

  該鄉重修、擴建閩南畬族博物館,開闢“藍氏三傑”專館,通過文字、圖片等形式生動再現“三傑”當年的傳奇人生。閩南畬族博物館總建築面積400平方米,投入建設資金80萬元,館內包括:畬族歷史淵源,畬族民族風情和文物,漳浦藍姓歷史名人,漳浦畬鄉文物等四大部分。在實施閩南畬族博物館規劃建設的同時,赤嶺鄉還進而規劃建設漳浦畬族歷史文化中心。包括閩南藍姓大祖祠堂種玉堂、畬族歷史文化博物館、畬族祖圖石刻區、畬族文化村、畬鄉風味小吃區、民俗風情表演區、畬族藝術品及土特産展銷區、農業果園觀光區。

  由漳州市作家西月創作長篇歷史小説《所向無前藍氏三傑傳》,該書真實演繹再現人物生平、閩颱風情、歷史煙雲、人生百態,填補我國歷史上平定、治理、開發臺灣的文學創作空白。省作家協會將本書列為“重點支援創作書籍”,今年將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作為2008年重點書目出版發行。同時,計劃改編重拍同名電視劇《所向無前》,攝製完成後力爭在央視播出。並在條件成熟的時候召開“藍氏三傑”學術研討會。

  邱耀斌 林喜陽 陳道林 文/圖

【訂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