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年代:清道光十七年(西元1837年)
祠堂地址:臺北市龍山區環河南路二段九十三號
來到艋舺著名的龍山寺,再由廣州街往環河南路方向行去,徒步約五分鐘至環河南路,左轉即可望見一棟臨街而立的古式建築,圍墻邊壁有一塊“學海書院沿革記略”的牌子,這兒就是臺北高氏家廟的位置。
高氏大宗祖祠主祀炎帝神農氏。高氏姓源,出自姜姓。“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與“姓纂”上都説:炎帝神農氏之後齊太公(即姜太公、姜子牙、姜尚、呂尚)之六世孫(史記齊世家上作七世孫)公文,生公子高,高孫傒為齊上卿,與管仲諸侯有功,齊桓工命傒以王父字為氏,此派為高氏主流。另外據“姓氏考略”稱,春秋以後之高氏,出於齊。高氏發源於山東,東漢時,渤海太守高洪,因居渤海蓨縣(今修縣,在今河北省景縣),子孫傳衍,為當地望貴之族氏,遂以“渤海”為高氏郡號。如今臺北高氏宗祠內,就有渤海堂下裔孫,前清舉人高選鋒自撰橫額,“遠追渤海世澤”,可以為郡族添輝彩。
這座高氏祖祠原建築是作為書院用的,名為“學海書院”,當時這書院附近叫做書院街,另俗名稱作義學邊。據“學海書院沿革記略”考證:“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民前75年,為淡水同知婁雲創建,後因事延廢;至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淡水同知曹謹續成之,原名“文甲”。二十七年(1847年),閩浙總督劉韻珂巡臺,易名“學海”,並題額曰“學海書院”。同治三年(1864年),民前四十六年重修,舉人陳維英曾任院長(山長)。日人據臺時,標售其地,高姓族人艷其風水,承購改充宗祠,以迄於今”。
從這一段沿革可知,學海書院建成至今,已有150年曆史 ,是臺北市碩果僅存的一座舊書院。書院本名文甲書院,經常供作清廷大員巡臺時歇居的落腳處。改名為學海書院時,先由同知曹謹兼任山長,後來才交大龍峒老師爺陳維英出長。陳維英任內,適逢書院重修落成,特題書楹聯一幅,以記其盛,並勉後學。如今此聯仍挂于高氏祖祠內,長聯集句如下:
學知不足,教知困,自反自強,古人云:功可相長也;
海祭于後 ,河祭先,或源或委,君子曰:本其當務之。
日據時代的學海書院,曾一度被徵收為公用,先移作日本陸軍官舍,再于其地設日語學校。嗣後又把土地與地上物一併標售,由艋舺聞人吳求富標得。此時有高姓族人,認為此處面山臨水,風水極佳,從輿學上説是塊吉地,又是書院,文風鼎盛,便尚請吳家轉讓,經略事整修之後,改葺成今日的高氏祠堂。
書院的講堂,改為祠堂的前廳。後進“朱文公祠”,現為祠堂的後廳,奉祀高氏一至六世祖神靈。神龕上方有“鳳岡世澤”匾額一座,對面樑柱上則懸有“高氏家廟”祗牌。前面的大講堂,高 身兆 寬闊,當作前廳最合適。廳內對聯少,古匾卻多,氣派肅穆中透著古樸與雅趣,正面與雅趣,正面神龕上樑就高挂了五方,中為“宋開國侯”,左右各二,分別是“廣南巡撫”、“兵部尚書”、“兵部侍郎”、“都察御史”。同時還保留了一些名士所書的楹聯、壁聯,譬如高選鋒自題的聯語:
職授尚書,自昔蜚聲光北宋;
位封侯爵,於今廟食祀東嬴。
學海書院左右廂,早先是師生宿舍,目前正面臨蛛網塵封,屋瓦破洞透光的落末景象,倒是後進廂房能讓人回想過去莘莘學子在此吟咏讀書的情景。這排廂房現在是高氏族人居住及辦公用,寧靜和諧,別有樂趣。
臺北高氏大宗祖祠前院內,立有一對旗竿臺,勒石上書有“光緒壬寅恩正並科舉人高選鋒旗座”,是當年高家功名宅第標誌,也是十分具有價值的歷史陳跡。
宗祠原來規模宏偉,1975年拓寬環河南路時,前院退縮,山門和前殿也須改建,有損古跡面目。在這傳統和現代化交替之際,不少古跡同遭破壞 ,實在令人惋惜。